首尔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韩国叕正名大失泡菜味的译名辛奇,
TUhjnbcbe - 2023/1/4 8:59:00
白癜风是什么导致的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41067.html

前段时间,韩国于国际间又兴起了「改名风」,把象征国家饮食文化特色之一的泡菜(,Kimchi),正式定名为汉字的「辛奇」(),好取代汉语发音的「泡菜」(,Paojai),与中国四川泡菜做出区别。而相关的译名更改,在许多韩国官方网页(如韩国观光会社等),已经着手进行。

近十几年来,韩国重大改名风发酵,最有名的一例就是年1月,首都原称「汉城」(),一举更名为「首尔」(,Seoul)。当然,此举在当时也引起许多争论,特别是华文世界的人多抱持嘲讽口吻,笑道「韩国就是小中华,改什么名?再改还不是汉城」等。

但就我看来,韩国每次的改名风背后,都蕴含着民族自主与自尊性。而要发扬此国家自主性,所必备的条件,无非就是国力日渐兴盛,不然,国内执*者连自己老百姓的肚子都顾不好,怎么还有闲工夫惹民怨,大张旗鼓去做些这些更名动作?

同时,当年汉城改名成首尔的译名,也取得极好──尽管是直接翻译英文“Seoul”而来,但采用的汉字为「首尔」,也有「执牛耳」、「第一名」的意涵。而汉城的首尔改名风波现今已过十多年,世界各国也渐渐接受此译名,年轻人也多称「首尔」,已经少见跟不上时代巨轮,进而被抛弃的老人口中的「汉城」了。

日本、韩国「泡菜宗主国」之争

然而,回归此次韩国官方将「泡菜」更名为「辛奇」一事,实在取得不好,因为在本世纪初,韩国与日本也曾针对「泡菜宗主国」的主权,进行过长达10年的争论。诸如在韩国当地曾发表「泡菜宗主国宣言」,提倡「泡菜是我们(韩国)的文化,我们的灵*」,任谁也不能夺去泡菜宗主国名号,更别提被韩国人视为国仇的日本。

然而日本也不是好惹的,日方于年向亚特兰大奥运会递交一份申请,要求把日本泡菜订为官方食品,于国际间与韩国大争宗主国地位,最终这场泡菜大战于年7月由韩国胜出。韩国最终提出一份详尽的泡菜国际标准,把韩国泡菜列入国际食品规格,尔后在当地还有「戰勝キムチ」风潮。

而目前一提到泡菜,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即是韩国,且平心而论,韩、日两国泡菜制作方式、口味、样貌皆不同,韩国在国际间争当「泡菜宗主国」之举,背后争的其实就是综合国力的展现和国际知名度,要让世界看到韩国饮食文化。

以发音定汉字,区别中国泡菜

可是此次南韩*府把泡菜改成「辛奇」,试图从「语言文字」层面上,杠上中国四川泡菜做区别,但就我看来,「辛奇」一词却大失韩式泡菜味。因为韩国当地食物的命名方式约有5种:

首先,第一大类即是最简单、直接以韩语称呼其食材,诸如「年糕」()、「豆腐」()、「鳗鱼」()、「五花肉(猪肉)」()等。

第二种即是「食材名称+料理方式」,例如「辣炒年糕」(),则是「」(年糕)加上「」(炒)而成。

第三种则是以外观或味道特色命名,比如盛行台、韩两国红通通的「辣味鸡肉味炒面」()、泡面等。

第四种则是以「料理方式+食材」命名,如传统韩国料理的「(石锅)拌饭」(),即「」(拌)加上「」(饭)而成。

最后,第五种则是直接以「外来语」命名称呼,诸如「比萨」(,pizza)、「三明治」(,sandwich)。

而就上述这样的命名规律看来,「辛奇」除了第一个字「辛」给人家「辛辣」感受外(诸如大家所熟知的韩式泡面「辛拉面」),后接「奇」字完全不会让人联想到「辛奇」是何种料理;易言之,这次泡菜更名是采取了国际间泡菜发音,定其汉字,大失韩式泡菜之风格。

促进国际销量,汉字标示有必要性

「改名」无非是要证明国家实力甚至主体性,当地也兴起一阵讨论,正反讨论也有──持负面态度的人,有的从*治角度言之,认为现今*权无能,专干一些小事,不好好搞国内经济,却小鼻子小眼睛去更改菜名;也有网友认为,若要发扬国家主体性,何不直接以韩文标示,为何又要写出汉字等。

持正面态度的人则认为为了促进韩国泡菜的国际销售量,适当采取汉字标示有其必要性,如同名为「」的烧酒一般,也因为「初饮初乐」这个汉语名字起得好,吸引了国外消费者购买。

尽管这次韩国*府已经通过规定把泡菜翻译为「辛奇」,就汉城改名为首尔的前例来看,再过个十几年,人们虽然会广为接受「辛奇」一名,但是失去的却是让人马上可以联想到的韩式泡菜味啊!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国叕正名大失泡菜味的译名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