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首条从中国引进的口罩生产线投产。新华社发(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馆供图)
中国网6月15日讯据德国广播媒体德国之声报道,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德国人对于口罩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抗拒、怀疑,转变为现在的自觉佩戴。根据当地防疫规定,凡进入超市、店铺等营业场所时,所有人必须佩戴口罩或者能够遮住口鼻的围巾。
德新社驻东京、北京、首尔三地的记者观察发现,东亚地区和德国民众使用口罩的习惯存在不同之处。
在德国,佩戴自己缝制的口罩或者市售布制口罩的人相对较多。但是专家提醒,口罩不是只要戴了就能万无一失,还需注意摘戴方式。有的人把戴过的口罩摘下来之后,直接往裤兜里一塞,手不断地触摸口罩外层表面,而且可能连续反复用两个星期都不去清洗消*,医院的病*学家施特里克(HendrikStreeck)接受《新奥斯纳布吕克报》采访时警告,这样佩戴,口罩反而会成为滋生细菌和真菌的温床。
在东亚地区,很多人早已经习惯出门佩戴口罩,而且他们更倾向于佩戴一次性的医用口罩。虽然也有人佩戴布制口罩,不少日本人还在社交媒体上秀出自己图案各异的布艺口罩,但实际在街上能看到的,还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居多。在韩国,有些人会每天更换新的一次性口罩,有些人则在用了几天、内层潮湿之后才将口罩丢弃。在中国也是基本上看不到自制口罩的踪影。
东亚民众佩戴口罩的习惯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就早已建立。比如在日本,每年一到春天花粉过敏高发季节,各地都有不少人佩戴口罩。而这样的习惯不仅可以减少接触病*或细菌的几率,也可以避免感染他人。在韩国和中国,也常会有人为阻隔空气污染而戴口罩。
疫情期间,口罩更是成为刚需。任何没有戴口罩的人,都被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韩国*府部门担心,随着炎热的夏季到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因为害怕闷热而不戴口罩。在中国,在疫情整体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也有人选择不戴口罩。
不过,在北京近日突然新增数十例本地感染病例之后,在首都的街道上佩戴口罩的人又重新多了起来。目前,中国整体上对于佩戴口罩的要求已经放宽松,在户外可以保持人际距离的情况下,或者是在室内通风消*条件良好的场所,已经不再强制佩戴口罩。
日本也认识到即将到来的潮热天气给口罩防疫带来的挑战。有关机构提醒人们注意,夏季戴口罩要谨防给身体造成负担。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多喝水、避免剧烈运动,以及尽量在可以和他人保持安全距离的时候摘下口罩透气。
创意面罩防疫?
目前有一些公司正在研发适合夏日使用、具备清凉和快干特性的口罩。德国有一些企业给员工配备了透明的面罩,它可以像遮阳帽一样戴在头顶,塑料的遮面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隔飞沫。相比捂住口鼻的医用口罩,这种面罩更加通透,即使炎热夏季佩戴也不会感到憋闷。但是这种面罩对于佩戴者飞沫的遮挡效果是否足以和口罩媲美,还是个问题。(李智)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