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u0001你u0001愿意u000
TUhjnbcbe - 2025/7/2 17:45:00

童话属于孩子,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现实。

01

刷到“你愿意维护孩子的童话世界吗?”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刚刚看完了长葛7岁走失小女孩被同村76岁老人杀害的新闻。

虽然案件正在审理当中,没有透露更多细节,而且小女孩死亡原因的关键信息还被隐藏了。

看到那被隐藏的部分,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声,虽然真相未明,但似乎很多东西呼之欲出。

就是这种悲惨的事情总是在发生,越发让人觉得让孩子更懂这个世界,似乎比维护他们的童话世界更重要。

童话固然美好,但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面对真实是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的关卡。越长大越会明白,外面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人心才是这个世界里最可怕的存在。早一点懂得,便会多一点安稳。

如果我现在还是小孩,那我一定觉得维护孩子的童话世界是最重要的。可惜我现在是成年人,也曾经历过年少无知的懵懂,才更懂得这一路走来,真正对成长有用的是什么。

虽然从爱的角度来看,不要轻易打破孩子的幻想,尤为重要,因为那是藏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翅膀,打破意味着折断了他们飞翔的渴望和资格。

在小孩子的世界里,都会以自己的视角为中心,把一切看得很美好,因为孩子的内心大多纯净,他们会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随着自己的感受而改变的,只要自己开心了,一切事都是美好的;如果让他们不开心了,就都是坏的。

所以,从小孩的角度来看,黑和白,生或死,好或坏,都是很分明的。

这种简单直白是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还装着童话般的纯真美好。可是随着年龄长大,即便别人不去打破,自己也会慢慢从童话世界里走出来。

当孩子慢慢成长为成年人,如果心态上还一直这样,会容易变成肤浅化的“非黑即白”,这样其实并不好。

因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黑白思维并不太适用,有时灰度思维更容易让人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游走。所以,对于一些人来说,没法融入成年人的世界,便会觉得“套路太深”“毁三观”了。

可是,世界并不会为某个人而改变,反倒是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直在适应这个世界。

幸运的话,栽几个不痛不痒的跟头就可以抵达成年人的现实世界。不幸的话,会受很多伤,将南墙撞到头破血流也未必能理解这世间的种种。

更不幸的,大概就是还没来得及见过世间更多的悲欢离合,就被恶人夺去生命。他们善良对人没有防备有错吗?没有!他们只是以为这个世界里的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简单而善良。

02

如果早一点离开童话世界,如果早一点对这个世界有所防备,或许那些逝于童年的孩子们,可以有一个多彩的青春,也会有更好的未来。

一直以来,我对童话世界的理解就是保持童真,保留孩子天性善良和纯真的一面。我们不去鼓励任何孩子去变坏,但一定要让他们拥有鉴别好与坏的能力,拥有拒绝坏的力量。

不可否认,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保护孩子善良纯真的一面当然要好过让孩子接受现实残酷的一面。

可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早熟,当他们的底层心理建设很完整了,那么给孩子看一些现实残酷的事实,也很有必要。这是警醒,也是保护。

对孩子最好的保护,从来都不是让他们活在温室里直至长大,而是该淋雨的时候,别去打伞。给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要锻炼出一颗强大的内心。

要知道,内心保持童真的前提是认清现实环境,并且不被周遭的环境所污染内心,从而既可以规避保护自己内心的童真,又可以防范被环境破坏掉精神世界。

如果童话是真的,那没必要刻意去保护,随缘即可;如果不是真的,那保护的也只是一段笑话。

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说童年时的教育是要给孩子心里点燃一束火把,这样他长大后面对冷漠的世界,依然有热情去面对并且爱它。

我觉得对孩子童话世界的真正维护,不应该是毫无条件地坚守,而是美好和现实的无缝流动。

人类的思维进化需要适应递进而有情节的故事,而不是一段段的结论。可以给孩子创造美好,但没必要只能是美好,适当去看看现实世界,于未来有益。大家抵达的终点都一样,只不过早晚而已。

03

记得傅首尔曾经对此谈过自己的看法:每个人对童话都有不同的解读,13岁看童话和30岁看童话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人看到的角度跟孩子不同,对于大人来说,孩子沉浸其中是很令人担心的事,但其实从孩子的角度上来看,童话是他们抵抗现实生活中黑暗面的重要动力。

每一个大人都是从孩子过来的,小时候一样喜欢看童话故事,只是长大以后才觉得童话故事十分荒唐无趣。或许长大后,他们会明白,小时候的那个童话,真是越看越不像话。

真相,一点点被发现,一点点被质疑,一点点被重塑,童话里的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但这一天的来临,不是大人去把孩子们从美好的想象中拉出来,而是让他们自己从童话世界里心满意足、心领神会地走出来。

当然,换句话说,真正的美好,也不是外面的世界兵荒马乱已经快要破门而入,大人却用身躯当肉盾堵着不让孩子窥探,生怕受一点点伤害。

是伤害的话,躲是躲不过去的,早晚都会来。真正的成长教育,是带着孩子去主动思考,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童话和现实的区别。

成长,是让孩子们在磕磕绊绊中,自己慢慢长大。我们大人在一旁,默默注视着,适时纠正或调整大方向,而不是全权负责。

可以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世界,但也要让他们看看真实的世界。

end

晚荐:文风多变,喜好单一,对的缘分,会晚点见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你u0001愿意u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