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南汉城山之战藩国君臣关系更迭下明清决
TUhjnbcbe - 2025/5/11 17:2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三百年血诚事大,受恩深重,而一朝将为臣妾于讐虏,岂不痛哉?”——仁祖李倧

公元17世纪,随着大明帝国东北势力的日渐衰落,加之当时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养虎为患,日后的满洲族开始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并在成功统一后凭借自身于苍茫天地中锻炼出来强健体魄、凶悍意志夺取辽东,挑战东北亚以明帝国为中心的传统国际秩序。

而在这场蛮夷与文明、新兴与传统的较量中,因为自大明立国以来便是其附属藩国,加之壬辰倭乱的再造之恩,朝鲜王国自然也就在程朱理学、华夷之辨的催促下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明帝国的一侧,并在过去辽东经略熊廷弼的建议下与大明共同构建东江防线,遏制后金的崛起。

很显然,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新崛起的后金固然可以凭借自身强悍的战斗力在正面战场上屡屡挫败庞大的明军队伍甚至入关劫掠,但狡猾的皇太极同样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漫长战争对八旗子弟的消耗,还是冰天雪地匮乏的物质都会在无形中将他和他的国家送入灭亡的坟墓。

于是乎,皇太极带领下的后金在继承努尔哈赤留下基业的基础上以剃头、包衣的形式奴化辽东的汉民劳动力,在间谍、八大晋商的帮助下观察大明局势,时不时的入关劫掠、打破明军消灭农民军的企图。抑或是时不时地去漠南蒙古补充点兵源,去朝鲜王国掠夺点物资。

公元年,随着皇太极正式全面征服漠南蒙古,实力大涨的后金悍然称帝。面对“兄弟之国”朝鲜的否决,恼羞成怒的皇太极更是打算藉此机会彻底征服朝鲜,粉碎明朝的东江防线,为自己的入关解决后顾之忧。

同一时刻,高举“崇明排金”的旗号,标榜与明朝“协力讨虏”从而再度上位的朝鲜仁祖李倧也在积极地整军备战。仁祖即位后,实施号牌法,要求16岁以上男丁佩戴号牌,加紧对人口的控制,以扩充兵力,并借鉴丁卯之役时沿路诸城相继失守的事例,在战后调整为让出大路、修筑山城、配以火器的纵深防御战略,打算坚壁清野、设险守城、打持久战,等待勤王兵或明朝外援的到来或者敌军久攻不下而主动撤退。

其中江华岛和南汉山城的防御就是重中之重。

“贵国多筑山城,我当从大路直向京城,其可以山城扞我乎?贵国所恃者江都,我若蹂躏八路,其可以一小岛为国乎?”——皇太极

不幸的是,此时已经更名‘为“清”的满清根本就不吃这套。

公元年,十二月八日,皇太极统帅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鸭绿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南下,很快便正面击破了战斗力相对孱弱的朝鲜官兵,直抵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在清军迅猛的攻势下,仓皇而逃的李倧等人只得改变原定前往江华岛的计划,逃入汉城南面仅40余里距离的南汉山城,宣布“君臣上下,同守一城,和议已绝,唯有战耳”的“战守”的方针。

从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九日,朝鲜军屡次出城作战,无奈皆败。加上清军主力已经赶到,朝鲜遂丧失斗志,龟缩城中,不敢主动出战。当时南汉山城有兵多人,所储粮食还可以支撑到二月下旬。

但很快,随着满清三顺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乌真超哈的火炮营赶到,南汉山城的内外联系被彻底切断。在满清猛烈炮火的轰击下,得知各路勤王军队溃败消息的朝鲜王廷也不得不遣使与清军议和,商量事宜。不久,两国还是在“陛下”称谓和国王出城投降的条件上不欢而散。

朝鲜方面不知道的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就要来临了。江华岛方面,趁着冬季江华海峡退潮之际,多尔衮发动渡海作战,直指江华岛北面朝鲜守军防备虚弱的甲串津。留守官兵不敌,留守当地的世子嫔、两大君、元孙等在内的多名朝鲜王室人员、大臣及其眷属皆成为了清军的俘虏。

无可奈何之下,朝鲜王国正式宣布投降。

公元年,2月24日,在汉江南岸的三田渡所筑受降坛上,皇太极接受了身穿蓝染衣的仁祖对他所行的三跪九叩之礼,标志着朝鲜臣服于清朝,断绝对明朝的宗藩关系,停用明朝年号,遵奉大清正朔。而姗姗来迟的明军只能为满清借助朝鲜的水师所败,并为清军联合朝鲜军渡海夺取战略重地皮岛。

至此,随着漠南蒙古、朝鲜臣服清朝及明朝东江镇的崩溃,满清彻底扭转了建国以来三面受敌的不利局面,反而对明朝京师构筑起包围网,明清力量对比进一步向清朝倾斜。明清之间的决战也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稳步向前。

看完,还不点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汉城山之战藩国君臣关系更迭下明清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