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国金证券,杨晓峰)
一、股权激励体现长期导向,H股上市计划助力海外市场发展
1.1股权激励锁定核心人才,展望长效发展
公司于年、年通过股份回购方式推出两期员工持股计划,分别给予、名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持股机会。
1.1.1高管及核心员工出资持股,显示中长期信心
年公司展开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以员工出资认购方式,通过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累计回购公司股票万股,约占总股本0.%,总交易金额为2.7亿元。激励对象为当时的董秘孔微微女士、监事林南先生及98名其他核心员工,孔微微女士出资0万元,人均出资万元。高管及核心员工的积极认购显示了对公司能力的认可和中长期发展的信心,公司后续业绩在大环境影响下仍逆势上行也印证了这一点。本期员工持有股票锁定期长达36个月,将于年8月解禁。
1.1.2激励制度持续完善,提振长期发展
年12月,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推出,本次计划以年度奖励为主要目标,股票授予价格为0元/股,且不设臵业绩考核指标,共授予员工万股,约占总股本0.05%。激励对象为包括董事、监事在内的4名高管及名核心技术(业务)员工,锁定期为36个月。通过公司持续完善的激励计划将股东利益与公司高管、员工利益相结合,有效减少委托-代理问题,绑定核心人才,提升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
1.2海外业务发展,H股上市与业务推进互成辅助
年11月4日晚,公司发布公告称,为深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实力、拓宽融资渠道,公司计划发行H股,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2.1海外业务已有重大发展,部分地区已实现盈利
公司自年以来,就已经开展了出海战略布局试水,相继在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尼等30多个主要城市进行楼宇梯媒业务输出。截至年7月31日,公司共有境外电梯电视媒体设备8.4万台,电梯海报媒体设备0台。目前公司已实现部分地区的营收增长和盈利,预计年韩国业务营收达到3亿元,新加坡业务营收超过1亿元。
1.2.2海外市场具有长期开发价值
亚洲城市电梯保有量、人口密度适宜开展梯媒业务。从公司在韩国、新加坡的业务表现看,当地商业环境相对成熟,且对公司的梯媒模式接受度较高。区别于北美市场,亚洲城市具有相对更高的人口密度,居住、工作于高楼的人群比例也较高。这使得生活圈媒体网络可以实现较高的触达率,显著提升媒体价值。在韩国、新加坡业务相继盈利后,公司有望在其他城市复制其成功路径。
广告市场增长迅速,规模庞大。得益于疫苗接种的稳定推进,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商业、娱乐等活动的开放带动广告支出垂直行业反弹,广告行业有望恢复增长。其中,亚太地区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年广告预算总额占全球的30.8%;年数据来看,中国、日本、韩国、印尼、印度均位列全球广告支出前20名;据MAGNA统计,由于经济复苏势头超预期,消费提速,年亚太地区的广告支出预计同比增长12.8%,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美元。
海外梯媒行业处起步阶段,竞争对手较少。楼宇电梯媒体为中国独创的商业模式,海外的户外广告主要为out-of-home媒体,包括广告牌、墙景广告、街头广告,以及便利店等实体场景的定点广告。根据MAGNA统计,年全球线下广告共占比47.6%,户外广告刊例支出为36亿美元,占总比仅6%。目前海外梯媒行业尚处于蓝海阶段,如新加坡存在同类型媒体,但体量较小;在首尔,公司的屏幕数占同业市场90%以上。海外梯媒行业竞争压力较小,有利于公司抢先占领市场,打出先发优势。
二、公司商业模式的本质:加速品牌突破受众圈层
2.1品牌广告VS效果广告:流量成本提升背景下的“出圈”路径
2.1.1品牌广告占领心智,效果广告转化销量:
品牌广告通常包含品牌的核心理念,内容更为精简、有力,具有记忆性,主要目的为树立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效果广告通常包含较为直接的产品信息流、促销活动等,诱导用户的消费行为,从而实现销售转化;在消费决策过程中,品牌广告的作用是促使用户建立、加强品牌印象,再由效果广告促使消费行为的快速发生。
2.1.2流量成本上涨背景下,品牌广告的持续性影响更显价值
品牌广告促进长期、持续性收益。效果广告是促成消费决策中最直接的一环,但效果广告对于消费行为的刺激是一次性的,无法产生持续性影响,一旦停止广告投入,对销量的正面刺激就会消失;反之,品牌广告的效用是长期积累的,通过强化用户记忆,占据消费者心智,最终树立起品牌形象,形成“品牌价值”,而这一价值是长期存在,并可带来持续性收益的。
互联网发展进入下半场,“红利”减弱推高流量成本。由于效果广告对即时性、精准性的要求,互联网是效果广告的重地,即购买流量。在互联网走入下半场的“存量”阶段后,流量价格持续上涨,效果广告相对应的价格也因此不断提高。由于效果广告刺激的一次性,广告主需要持续投入来保证销量的增长,价格的提升直接导致ROI下滑,使得效果广告的效用开始下降。
2.1.3品牌广告与梯媒为代表的被动传达式媒体天然契合。
从广告内容上看,品牌广告传达概念,效果广告注重需求。效果广告更适宜消费者出于自身需求主动观看,品牌广告则需要其概念有足够吸引力,才可诱导消费者主动观看,对内容的考验较大。因此,品牌广告更适合通过“被动接收”的方式传达给消费者,通过频繁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加深消费者的记忆。楼宇媒体、影院媒体等相对封闭和单一场景下,用户被迫接收信息,这种被动传达的媒体形式在品牌广告的投放中更为有效。
2.2公司基本逻辑:规模和体量下的“圈层”突破
根据董事长江南春的营销策略,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在于占据特殊的时间窗口,即适宜的渠道,通过点位资源的高密度、高广度形成饱和攻击,抢占用户心智,最终形成品牌效应的整体提升。
2.2.1抓住电梯、影院场景,贯彻“渠道为王”
广告媒体窗口的价值可以从“量”与“质”两方面评估。“量”指广告窗口的覆盖人群规模以及到达率;“质”指在该窗口下,外界对广告的干扰度,受众对广告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