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穿越后疫情时代,内容生态如何成为携程
TUhjnbcbe - 2024/8/19 17:22:00

无锈钵

“我们这些好的内容跟商品,就像天上那么多的星星,都有它们的闪光点……而携程要做的,就是超越引力,帮助每个客人跟每个星星都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半个月前的营销枢纽战略发布会上,梁建章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携程未来的期待。

看起来,接连引爆全网的Cosplay带货直播,和不断复苏的经济环境,正在逐步缓和过往疫情对携程所带来的冲击,而失去了黑天鹅的影响,这一企业自身强健的生命力与恢复力,也正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露。

Fastdata发布于3月初的数据显示,携程年前三季度营收已恢复至年同期的48.9%,高于Booking的47.4%和Expedia的45.9%,同据该报告,GMV口径下,年携程国内在线旅游市场份额高达40.7%,依旧高居行业榜首,并领先于美团、飞猪等主要竞争对手。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4月6日晚间,携程向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提交了初步招股文件,开启了对二次上市进度的继续推进。

今日,正式在港股二次上市的携程,股价高开4.85%,报港元,市值.92亿港元,豪取上市首日“开门红”。

曾几何时,人们对于携程的评价还围绕着诸如“迟钝”、“缺乏增长”这样的负面观点,而如今,经历疫情洗礼和新战略发布后的携程,似乎已然完成了对自己的重新定义。

基于此,本文将从下述三个问题出发,思考携程走出低谷和保持增长背后的商业逻辑:

1.什么是在线旅游行业的“后疫情罗盘”?

2.困扰OTA行业的痛点如何破除?

3.用户价值如何为携程铸就“护城河”?

OTA平台靠什么“自我救赎”

毋庸置疑,OTA(在线旅行社)平台是整个疫情背景下,遭受最直接冲击的行业。

财报的盈利数字不会说谎,这一点,无论是作为龙头老大的携程,亦或是后方紧追的飞猪、美团,缩水的数字都证明了他们在过去一年里度过的艰难时日。

有趣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携程集团的二次上市计划,不仅没有遭受资本市场的冷眼,反而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追捧。4月13日,携程回港上市的最终价格锁定在港元,这一价格较美股收盘仅折让1.8%,折让力度处于回港二次上市公司中的历史地位。

坚挺的股价表明了市场对携程的态度,隐藏在这一记录背后的,是投资者对于携程穿越“后疫情时代”的强健信心。

这一信心同携程长期保持的稳定毛利率水平不无关联。

公开数据显示,携程近年来的毛利率整体保持平稳,即便是在旅游市场集体溃缩的年,其毛利率仍然高达78%,相较18、19年变动不到2%。

出色的利润率控制证明了企业管理和运转的稳定,而在此基础上,资本选择青睐携程的逻辑也显得顺理成章:

一方面,随着中国旅游业走出疫情影响,旅游业正在走向全面复苏,中国旅游业必将重拾增长,作为OTA行业龙头的携程依然值得加注。

另一方面,携程在疫情期间不断加码全球布局,也在不断强化自身的潜力与优势。

疫情不仅是“黑天鹅”,同样也是“洗牌期”,对于携程来说,更是“机遇期”。

蛰伏的环境之下,过往高速奔跑的携程得以有机会夯实内功基础。

携程集团CEO孙洁在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表示,海外业务在4月触底后,许多地区出现了复苏迹象。本国旅行开始恢复,本国酒店预订也在增加。此外,海外的客服即时通讯系统效率较去年提升3倍。

不仅如此,借助国内领先的疫情防控,携程得以腾出精力以“自营品牌为核心,合作+投资双轮驱动”的模式拓展海外业务,在发展直营业务的基础上建立国外团队,同时,以合作+投资并购的方式进行港台、欧美、印度等市场的拓展。

目前,携程已经分别在爱丁堡、首尔和东京建立了呼叫中心,在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销售团队。

酒店业务方面,携程已基本和主要国际酒店品牌建立了分销合作关系,也通过本地销售团队直签了亚洲热门城市的大部分房源,通过第三方代理的海外房源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国的中小城市。

在此基础上,随着全球疫苗接种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疫苗护照”的普及,携程旗下国际化品牌Skyscanner(天巡)与Trip.

1
查看完整版本: 穿越后疫情时代,内容生态如何成为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