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12月1日,安徒生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童话,距今已有85年。
85年以后的今天,《安徒生童话》依然是许多家庭必备的故事书。
但是,最近网络上却有一些家长表示——别给孩子看安徒生了!安徒生童话真的“毁三观”!!!
作为从小看着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人,Kids+吓得马上去看看,到底是肿么肥四!
1观念跟不上时代
《安徒生童话》里那些“美好”的故事,现在看来好像有点三观不正——
《拇指姑娘》里的拇指姑娘,谁看上她就能把她抢回家,嫌弃她就能抛弃她,虽然最后她都逃走了,但是在这个故事里的其他“反面”角色来看,她就像是一个随时等待被挑选的物品,就连收留她的田鼠婆婆也会因为鼹鼠的家庭条件好逼着她嫁给鼹鼠。
《豌豆公主》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豌豆公主是通过考验的真正的公主,但是她进入这个故事的身份还是让有些家长产生不适:王子要找一个真正的公主,而豌豆公主作为一个“被挑选者”出现了。
我们都说男女平等,尊重他人,但是这几个故事还是带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和等级观念,也难怪家长们颇有微词。
《丑小鸭》里的“丑小鸭”,因为长得和大家不一样,所以受到了同伴们的欺负,就连妈妈也让它离远一点,而它最后变成了天鹅,所有人又开始羡慕它。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外表的变化,和后天的努力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是否会对孩子造成误导呢?
会不会让他们觉得——长得好看的人才是值得羡慕的人,只要我好看,大家就都羡慕我了呢?
这些被誉为育儿教科书的童话故事,在现代看来,显然有很多地方已经不符合当下的逻辑,也不符合教育的主流了,也难怪遭到许多家长的抵制,认为应该将其从课本中删掉。
2残酷、血腥
仔细看《安徒生童话》,会发现和传统意义上的公主与王子的美好故事相比,安徒生多了一点现实色彩——
《海的女儿》中为了得到一双腿,小美人鱼要喝掉毒药变成哑巴,最后还要用刀刺入王子的心脏才能重回大海……
代入感太强,Kids+的喉咙已经开始痛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在街头被活活冻死饿死……
《她是一个废物》里面的母亲最后因为死在了河里……
《安徒生童话》里,
不仅有穷人,这些穷人还过得无比悲惨
不仅是悲剧,还悲剧得无人生还,就连公主最后也变成了泡沫。
这些悲剧意味的故事,不仅一点也没有童话的美好,还带着一点血腥、残酷的“暗黑”色彩,总之,一点都不积极阳光正能量。
3引导早恋
这也是童话故事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了,美人鱼爱上王子所以甘愿为他变成泡沫,拇指姑娘逃跑那么多次最后还是和花朵里住的国王在一起了。
恋爱的故事在家长们的眼里就像是“洪水猛兽”,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太多,有些过于早熟,过早接触这些会不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也有人说,他们的观点有些“矫枉过正”,故事就只是故事而已,哪里来那么多讲究?要真讲究这么多,干脆孩子们啥也别看好了。
反对派又认为,孩子的幼儿教育关乎一生,不容小觑,家长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总之,两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安徒生童话》到底还要不要给孩子看?能不能给孩子看?
Kids+认为,不仅是《安徒生童话》,市面上的很多育儿绘本、故事书,或许都会出现经不起推敲的细节问题。
所以,家长们还是要注意方法,不能“一刀切”。
01
家长要注意质量筛选
不能盲目追求高评分和专家推荐,要制定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是要注意——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筛选。
之前所说的所有暗黑、三观不正的地方,似乎都是家长们以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作品。
我们从《卖火柴的小女孩》里看见了贫富差距,而孩子们不会懂这些,他们只觉得小女孩很可怜;
我们看《丑小鸭》觉得这个故事宣扬了不正确的审美观,但是小朋友只会觉得丑小鸭最后变得好看了,是很好的结局。
正如《奇葩说》选手傅首尔所说:
每个人对童话都有不同的解读,你十三岁看童话,跟你三十岁看童话的感受,又是不一样。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童话是假的,这就相当于一种剧透,是快进了他的成长,不告诉他是为了陪着他,一起去分享去思考这种成长的惊喜,才是母子一场的风景……
孩子和大人看世界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儿童读本,或许会让他们失去他们这个年龄该有的乐趣。
挑选适合孩子的。
读本的挑选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层和阅读理解能力,过于浅显的内容孩子不感兴趣了,过于深奥的孩子又看不懂,就算孩子读完了也只是在浪费时间。
其次,还可以依据孩子的性格来挑选。如果孩子很自卑,那就给他看一些自信乐观的骑士最后勇敢打败恶龙的故事吧!
02
家长最好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爸爸妈妈们就放心大胆地把“陪读”的任务交给这些“高科技们”。
这样做虽然减轻了家长们的负担,把时间还给了他们,但是人工再智能,也比不上爸爸妈妈在身边跟着一起读。
对孩子来说,读什么看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陪在身边一起看。
03
“陪读”过程中注意引导
父母陪着一起读,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可以进行引导。
《安徒生童话》之所以在现在看来有许多“非主流”的思想,显得有些过时,是因为作者安徒生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融入了他那个时代的思想和历史背景。
比如《豌豆公主》就是在嘲讽当时的贵族奢侈无度的荒诞。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在隐射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苦。
虽然小孩子可能会听不懂这些,但是我们或许可以试着给他们解释这些背景。
同样,在遇到不合适的观念时,我们也可以在一旁纠正。
看《丑小鸭》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TA:我们不能只看人的外表,内心善良的人才是我们应该要交的好朋友。
看《美人鱼》的时候,告诉TA:小美人鱼为了拥有一双腿,用自己再也不能说话作为代价,很多时候,我们想得到什么,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一定要考虑清楚。
或许,我们也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了解孩子们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和丑小鸭一起长大,你会欺负它吗?”
“你觉得美人鱼这样做对不对?”
我曾经问过一个小女孩:“如果你遇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办呢?”
她告诉我:“我会买她的火柴,然后邀请她来我们家一起吃晚饭!”
看,安徒生虽然残酷,但是小孩子的心是温柔的。
其实,我们也是读着安徒生长大的,但是我们不会因为看过《丑小鸭》就去羡慕身边长得好看的同学,也不会因为《美人鱼》就去追求男同学,小孩子的世界,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童话就像一面镜子,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它,它就会给我们展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孩子的三观,是由他受到的教育决定的,没有小孩会因为一则童话就变坏。
童话里有善良的公主,有邪恶的巫婆,有可怜的小女孩,也有勇敢的骑士……童话给孩子们带来一个与现实不一样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会给他们带来想象力还是破坏力,就看我们大人怎么引导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