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6日,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于首尔去世,在这个充满巧合性的日子结束了他跌宕而传奇的一生——10月26日,不仅是年韩国前总统朴正熙遭部下刺杀的日子,也是年伊藤博文遭到朝鲜志士、半岛独立运动家安重根刺杀的日子。历史戏剧性的巧合,串起了韩国现代史上独立、崛起到富强三个重要的转折点。
本文试从韩国史上的三个10月26日及卢泰愚、朴正熙、安重根分别所处的历史时期来审视韩国现代史之一二。
前言:在讲述这段历史之前,本文需要明晰一个历史概念。安重根所代表的“大韩独立”是在追求整个朝鲜半岛、高丽民族的民族觉醒和国家独立。本文中的“朝鲜”指二十世纪初期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末代李氏朝鲜王国。
“黄沙卷地风怒号,黑龙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毕,狂笑一声山月高。”这是梁启超听闻朝鲜志士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后所作的赞颂诗句。
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哈尔滨火车站秘密会见俄国财政大臣时,一位青年突然从人群中冲出,伴随着“高丽万岁!高丽万岁!”的高呼,数声枪响,伊藤博文应声倒地。随着人生的最后一句“混蛋!”,伊藤博文结束了他传奇而罪恶的一生。
这位神秘刺客便是为大家所熟知的朝鲜志士、半岛独立运动家安重根。那么,他究竟为什么要刺杀伊藤博文?而他的行为又给整个东亚局势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影响力日渐式微,此时的朝鲜半岛失去了宗主国的庇护,成为多方觊觎的战略要地。在众多列强的包围和封建势力带来的深重灾难下,小国朝鲜的国运如风前灯火,朝鲜国内救国志士追求独立的呼声也在不断高涨。
图为朝鲜志士安重根成长于家国危难之中的安重根深受韩国民族独立和开化派思潮的影响,早早加入了“义军”的队伍。随着日俄战争的胜利,日本在东北亚的野心越来越膨胀。从乙未事变,到前后三次签署的《日韩协约》,伊藤博文在朝鲜半岛鲸吞蚕食,朝鲜半岛几乎彻底沦为日本的傀儡。
出身两班贵族的安重根在此期间一直积极参与国内的救亡图存和反日运动,为半岛独立奔走相告。刺杀伊藤博文后,安重根即使被日本政府判处死刑也毫不畏惧,拒不上诉。临刑前,安重根身着崭新的朝服,高呼三声“大韩独立万岁!”后,慷慨就义。
这场惊世骇俗的刺杀与安重根的从容就义在整个东亚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东亚的命运。周恩来认为,伊藤博文遇刺事件标志着甲午战争以后中朝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倘若伊藤博文没有遭到刺杀,而是继续推行缓慢扩张的策略,那么,日本给东亚的造成的伤害将是灾难性的。
伊藤博文作为日本政坛的主心骨和大脑,他的死使日本政策陷入一片混乱,决策能力急转直下。之后,军国主义激进势力趁虚而入,不断膨胀,军部少壮派的盲目扩张最终将日本拖入了毁灭的深渊。
图为安重根血书“大韩独立”旗帜对于渴望独立的半岛人民来说,安重根无疑是高举义旗的志士。在伊藤博文遇刺之后,朝鲜半岛独立运动愈演愈烈,他的行为鼓动了朝鲜人民力求独立的精神。不仅如此,安重根的义举对当时的中国也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他被章太炎誉为“亚洲第一志士”,孙中山、袁世凯,以及上文提到的梁启超纷纷为其义举写下诗篇。
图为位于哈尔滨的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即使到了当代,被朝、韩两国视作共同民族英雄的安重根仍然对东亚有着重要的影响。自中韩建交以来,数任韩国总统都曾前往哈尔滨凭吊义士。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安重根义士纪念馆于年在哈尔滨正式落成,每年前去凭吊的游客络绎不绝。
可以说,安重根是朝鲜半岛独立与民族精神高涨的转折人物,更是鼓舞东亚殖民地人民奋起抗争的英雄,他的功绩永远值得铭记。
年10月26日,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正在与部下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时,朴正熙的得力部下、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突然起身,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猝不及防的总统……
图为朴正熙遇刺案还原现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朴正熙遇刺案。谈起现代韩国,朴正熙的执政与朴正熙的死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韩国,人均GDP仅仅93美元,甚至不足北方邻居朝鲜的1/3,是当时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而在朴正熙执政期间,韩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经济腾飞。那么,朴正熙是如何改造韩国的呢?
图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自上台伊始,朴正熙便着手对韩国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造。早在年,他便学习苏联以国家手段调控经济的成功经验,出台了韩国版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借鉴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历程,不断巩固与美关系,通过越南战争时期的军需物资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赚取外汇,此后便一直以外贸导向进行资本积累,这便是贫穷的韩国在朴正熙的带领下赚得的第一桶金。
图为韩国版“一五计划”计划书在初期发展后,朴正熙继续以强硬手段推行经济改革,将前期的资本积累投入科技研发和工业转型。同时厉行外汇管制,保护新生的民族工业,用集权的手段迫使国内企业远离金融、房地产等泡沫陷阱,以近乎逼迫的形式迫使韩国工业向重工业转型。
经过四次五年计划,韩国经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便踏进了产业化时代,工业体系逐步健全,GDP更是成倍上升,缔造了举世震惊的“汉江奇迹”。
图为釜山夜景可以说,朴正熙高瞻远瞩、斩钉截铁,其经济眼光与执行力正是韩国在短短十几载从一贫如洗到奇迹般崛起最重要的保障和不可忽视的因素。
然而,六十年代的成功并没有让朴正熙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被不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朴正熙再也无法抑制自己膨胀的权力欲,年,他制定了所谓的“维新宪法”来保证自己的长期独裁执政。至此,韩国第四共和国,即后世所称的“维新独裁”开始。
七十年代后期,朴正熙早已不是第三共和国时期那副雄心勃发的改革家模样,俨然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独裁者。而这给了时任警卫室室长的车智澈趁虚而入、弄权上位的机会,执政基础本就岌岌可危的第四共和国走向了更糟的方向。
彼时的朴正熙,正在权力的顶峰飘飘欲仙,可殊不知,褪去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光环之后,过去十几年的集权统治已造成了一连串积压已久的社会问题:劳工权益和社会福利难以得到保障,严格外汇管制导致物质商品匮乏,大搞特工政治导致民众人人自危……独裁政治的弊端不断涌现,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积压,统治集团内部也暗潮涌动。
图为全泰壹自焚事件,是韩国年代工人运动的代表性事件然而,被权力欲蒙住了双眼的朴正熙又怎会意识到这一点。变本加厉的独裁政策和严重不实的宣传让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对独裁统治的不满进一步激化,执政基础日趋衰弱。年,反对朴正熙独裁统治、诉求民主的示威活动在釜山和马山大规模爆发。而此时的朴正熙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放任车智澈继续对抗议民众进行残酷镇压。
然而,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岂是依靠暴力镇压就能解决的,持续的镇压让朴正熙政府彻底站到了民众的对立面,抗议愈演愈烈,甚至在统治集团内部也埋下了不满的种子。本就看不惯车智澈愚弄朝野的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打算采取行动,劝阻朴正熙不要采用暴力镇压。
10月26日,朴正熙在首尔宫井洞大摆筵席,席间,车智澈仍不断鼓吹强硬镇压理论,而朴正熙也肯定了激进派的做法。此时本就积怨已久、忍无可忍的金载圭深感维新政权已然无药可医,于是便有了本章开头戏剧性的一幕……PPK手枪的子弹贯穿了维新的心脏。至此,执政十八年之久的朴正熙时代与其跌宕起伏的人生一起画上了一个仓促的句号。
图为纪实韩剧《第五共和国》剧照,这一幕是金载圭行刺前怒斥车智澈的场面落后与崛起,民主与独裁,善与恶……朴正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正是在他任上,韩国走向了从一无所有到经济腾飞的奇迹之路,但是,他身后的韩国也坠入了政坛动荡、财阀垄断的阴云之中。
朴正熙深深影响着韩国,在他身前,韩国是一个一贫如洗、无依无靠的落后小国,而他身后,是一个异军突起、涨势喜人的新兴经济大国。之后上台的历任总统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之后的韩国政治经济都深深打上了他的烙印。可以说,朴正熙不仅是韩国一个时代的代表者,更是一个时代的缔造者。
年10月26日,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于首尔溘然长辞。作为朴正熙独裁时代和金泳三文民政府之间的转折点,虽然他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