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上海视障女孩圆出国梦中国技术带她看
TUhjnbcbe - 2024/6/8 1:25:00

图说:30岁的上海视障女孩思颖通过手机导航,来到了网红打卡热地广藏市场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眼睛看不见,就不能“看到”世界吗?10月10日是世界视觉日。国庆节前,30岁的上海视障女孩思颖,刚刚实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目标”:第一次独立出国旅行。在上海,思颖早已习惯用科技帮自己“看见”,而随着中国创新“出海”,她也发现即使眼睛看不见,也可以依靠一部手机和手机里的各种APP出国。

安心软件解决吃住问题

在16岁彻底失明之前,思颖看过的最后一部电视剧是韩剧《蓝色生死恋》,这让她决定了第一次出国旅行就来韩国“看看”。飞机在首尔落地后,靠一部手机导航和坐地铁,在房东小哥哥的在线指引下,她居然准确找到了预订的民宿。

如果失去视觉,据说听觉、嗅觉、味觉就会被放大。到首尔的第二天,思颖就通过手机导航来到了网红打卡热地广藏市场。这里充斥着各种鲜活的当地美食,以及声线高低不一的韩语或不流利的中文,她利用空气中的气味搜索自己最爱的口味,把手机贴近耳朵靠翻译软件与当地摊主交流。充分融入当地,但又可以交流,这种体验让她安心。酱蟹是常见的“舌尖上的韩国”,它不同于思颖家里熟悉的宁波醉蟹,前者比较清甜对食材本身的新鲜度要求很高,吃的是梭子蟹的海气元味,尝到酱蟹让思颖非常满足。

图说:酱蟹是常见的“舌尖上的韩国”

遍布首尔大大小小的便利店,是韩国年轻人日常进出最高频的“能量站”,也是中国游客到韩国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韩国有超过3万间便利店都能用支付宝,这里的收银员大叔非常乐于帮助外国人,思颖用翻译软件告诉他自己想要买香蕉牛奶,他用扫码枪熟练地“滴”一声收银。不用外币找零、听声音就能付钱,在首尔的移动支付体验用起来和在上海没太大区别,这对于眼睛看不见的思颖而言,感到方便又安全。

图说:思颖用翻译软件和移动支付在首尔的便利店买到了想喝的香蕉牛奶

开心跟韩国奶奶学做泡菜

中国人的“十一”黄金周,已经变成了全世界商家热盼的黄金周。逛街、听演唱会、学做泡菜,思颖把想做的都做了。在中国游客来韩国必到的明洞乐天免税店,当地店员不少都能讲不那么流利却也交流无障碍的中文,她为思颖化了个美美的淡妆,推荐了适合的口红色号。思颖给妈妈和自己挑了两支气色好的口红。

图说:在明洞乐天免税店,思颖给妈妈和自己挑了两支口红

思颖还在当地最潮的高尺巨蛋球场用耳朵“看”了一次演唱会。作为这个时代的女青年,思颖也有自己喜欢的歌曲和明星,和同龄人在同场掀起音乐的巨浪,体验属于这个年纪的热烈。不过,相比起在上海看演唱会的“轧闹猛”,思颖实事求是地说:这里大家看得都比较礼貌。但是狂欢的气氛和温度,这里听上去和上海还是一样一样的。

在思颖后来的嗅觉记忆看来,首尔的味道就是泡菜的味道。在一间有着80年历史的韩国传统泡菜体验馆,曾经在青岛当过外教的韩国奶奶手把手地教,怎么切萝卜、怎么腌白菜,做泡菜就是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温暖的手,是这次思颖和当地人接触下来最大的感受,这其中不光有泡菜奶奶,还有不少在十字路口、在地铁台阶给过她扶持的人们。

图说:在一间有着80年历史的韩国传统泡菜体验馆,思颖跟着曾经在青岛当过外教的韩国奶奶学做泡菜

放心聊天记录全程“无障碍”

作为一个上海寻常人家的小姑娘,坐地铁是思颖日常生活的常态。到了首尔,进了地铁车厢思颖还是习惯性地收起盲杖,这让她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明眼人。没有人刻意让座,不会被特殊对待,只需在广播里偶尔露出的中文报站声中,知道下一站自己要下车了。

除了用导航坐地铁,出租车也是思颖第一次出国旅行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用翻译软件和首尔的司机师傅聊聊天,不止是去哪儿的简单一问一答,甚至还聊到这次来韩国的感受,即使语言不通也不那么“尬聊”,最后下车在司机的手把手的指引下,还是像在上海打车一样“扫一扫”付款,结账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手机上读屏听得清楚,熟悉的中国生活方式又到了国外。

图说:在韩国的出租车里,思颖用翻译软件和首尔司机愉快地聊天

图说:思颖拿出她的白色蓝牙键盘,记录下旅途的感受,发布在个人公号和播客上

回程的候机厅里,阳光打在脸上,思颖拿出她的白色蓝牙小键盘。记录下生活的点滴感受,这是她失明后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只是工具从昔日的笔记本,变成了现在的蓝牙键盘。或许让你意想不到的是,作为这个时代的网民,眼睛看不见的思颖也会自己做公号和播客。指尖记录下这趟原本看似不可能的出国旅行:还是来对了,因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技术真的可以连接起世界,中国生活方式到国外也能用。

新民晚报记者金志刚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视障女孩圆出国梦中国技术带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