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行走中的人们的故事,发生在朝鲜半岛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一—首尔。在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人流被分散到地下的另一个空间,在首尔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也曾无数次接触和融入这只庞大的、在地下移动的队伍。与他们并肩前行,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低声私语。
对于首尔甚至京畿道的某些人来说,一天的忙碌可能从凌晨三四点就开始了,上班的人潮从市郊的各个地方涌向市*、江南等中心繁华地段,地铁便成为这只庞大队伍的传输带。首尔地铁一天载客量可达4百万人次,服务首尔和周边的京畿道首都圈,不仅仅是为了缓解首尔的高地价,更方便了人们往来于京畿道和首尔之间。在韩国艺术家朴宪基(1)的一次名为《在都市的地铁中》的艺术展里,反复播放着一段关于地铁站里匆忙行走的人们的影像,被模糊得只剩轮廓的人群是他给予这个高速的繁华都市最另类的诠释。
相比之下,在我的这组黑白图片里,人们的面容和表情都清晰可见得多。地铁中的韩国人并不会躲闪镜头,也不刻意在镜头前喜怒哀乐,平静得一如往常。地铁里可以看到一个韩国人最疲惫的时刻,在地铁里睡得东倒西歪的职场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精神饱满,辛勤奔波了一天,最疲惫的一幕在进入地铁的一刻会毫无保留。地铁也是传教士们做宗教活动的又一场所,曾经看过在地铁里高声诵读圣经的传教士,在念完一个章节之后,坐在地铁里的有相同信仰的人都会跟着轻声默念“阿门”。推着手推车在地铁里徘徊着做生意的小贩,卖抹布、口香糖、登山用品,摇晃这手中的小商品,那段介绍产品的台词已经熟烂于心。
从地铁里的很多无障碍设施中可以感受到韩国社会细腻的人文精神。刚到首尔时惊讶于有很多乘坐轮椅的残障人士都可以独自出行,首尔地铁里的无障碍设施是向他们打开一个全新世界。首尔的地铁的每节车厢都设置了特殊座椅,提供给需要帮助的特殊乘客,即使全程座位空着的也不会有人很随意地坐下,空着的座位是对需要帮助的人的最高礼让。韩国人都严格遵守着长幼有序的伦理制度,在拥挤的车厢里,有的是更多的平和,更少的摩擦。
首尔地铁站的出口四通八达,指引你通向一个别样天地。位于韩国首都中心的景福宫一直是首尔的象征,景福宫站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通往景福宫正门方向的地下通道里陈列着众多与历史相关的物品与介绍。而4号线的惠化站则是韩国戏剧艺术的汇集地,地铁惠化站的所有柱子和墙体都被大幅的话剧海报装饰得满满当当,地铁站俨然成了各剧场之间挥舞旗帜的前线战场。遍布在大学路大小几百间的剧场,一天上演的几干场话剧、音乐剧,吸引着热爱戏剧的人们。
一到惠化站,就能被这浓郁的氛围感染,来到这里,不为别的,只为看一场动人心弦的表演。2号线上的弘大站靠近以艺术、设计学见长的弘益大学。弘大(弘益大学)正门到地铁口的一片区域,独立品牌店、主题咖啡厅、特色酒吧鳞次栉比。走出地铁站转进狭窄的胡同里,首尔的年轻人更是钟情于弘大正门前的周末市集,在这里即便不逛市集不买东西,坐在边上的小亭子里看独立乐队的表演也是个闲散的周末。
首尔并不是个清静的城市,地铁口时时人潮汹涌,但好在人群似乎维持着井然有序的状态。随着时而高空时而地下的铁轨穿过整座首尔,首尔也渐进*昏,乘坐地铁回家的人们面带倦容却神情放松。我也放下手中的相机,看车窗外是余晖洒落的汉江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