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会有蜗居的出现,但在韩国的这些蜗居,因为其特有的狭窄,依然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摄影师SimKyuDo初到韩国首尔的时候,因为事业没有起色,不得不住进韩国特色蜗居中。5年后,当他有能力搬到正常的居所居住时,他觉得很有必要用镜头记录这种不同寻常的生活。
在韩国,这种面积不足5平米的蜗居被称为Goshitels或者Goshiwans。如果单单从外观来看,你根本无法察觉到这些蜗居的存在,因为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盒子,被塞进了高楼大厦之中。
起初,这种蜗居的建造是为那些考试却没有居住场所的考生,准备的临时住处。也正是因为没有常住的计划,所以蜗居的面积非常有限,根本没什么配套设施所言。
然而,因为租赁价格低廉,有的地段的蜗居月租折合下来还不足人民币元,再加之没有维修金和押金,这种蜗居开始受到低收入人群和学生*的青睐。
整个房间,说得好听一些,是微型公寓。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比棺盖大点有限的盒子。通常情况下,能够拥有窗户,已经是个很幸运的事情了。大多数的蜗居房间里,根本没有这样奢华的存在。
除了进门就躺在床上,或者直接站在床上,房间内很难再容纳第二个人。
可以想象,对于那些长期居住在这样环境中的人们而言,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精神状态,都会受到不可避免的影响。
为了能让自己缓口气,很多人都将生活的曙光投向公共区域。比如卫生间和厨房,这些共用的区域里,可以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短暂温暖,也因为可以透过窗户瞭望外面,而成为蜗居者呼吸“新鲜空气”的重要方式。
不少人,在实在难以忍耐的情况下,会选择屋顶的平台作为改善居住环境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即便其他住户没有意见,这样临时搭建的“帐篷”,也只能在温暖的气候下实现。
虽然有的住客只是以蜗居为短暂的落脚处,但不少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长期居住在此处。可以想象,生活条件的窘困,让不少人都罹患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当然,也有能苦中作乐的人,只不过这是极少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