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王飞燕韩国20202021年新出中国古
TUhjnbcbe - 2023/6/16 20:49: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31228/4318895.html

本稿中所整理的书籍,主要是通过韩国的国会图书馆(nanet.go.kr)与高丽大学图书馆(korea.ac.kr)的网页,用中国、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东亚、小说、戏曲,以及个别书名及作者名进行检索而得,时间限于-,排号第一的崔炳圭的《〈红楼梦〉“情文化”研究》虽然出版于年,因为难得找到一本有关《红楼梦》的书籍,也就将其列入了。

书籍的内容简介、目录、作者介绍等相关信息,也参考了其他网站的内容。笔者对整理新刊书籍没有经验,目前尚不熟悉更为有效或便捷的方式或路径,也一直担心会错漏重要书籍:如果书名采用了新颖、独出心裁的命名法,就会被错漏。日后发现有错漏的优秀书籍,会在下次整理时加以补充。书名、内容介绍、目录等的翻译,均为本人所作,仅求达意,未加深敲,还请诸君谅解。

此次整理,发现不少中国学术书籍在韩国的译本,想着国内学者应该对原书更为熟悉,就没有对此类书籍进行整理。

1

《〈红楼梦〉“情文化”研究》,崔炳圭著,韩国文化社年版。

《〈红楼梦〉“情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白眉(巅峰之作),该书研究的对象是《红楼梦》中的“情文化”,《红楼梦》中所说的“情”远远超过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男女之情的范围,而是包涵了很多人道主义在内的伟大的精神,该书对此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在相当于绪论的第一、第二章中,笔者考察了《红楼梦》中“情文化”诞生的文化背景与其特性,并探讨了对此“情文化”产生影响的魏晋时代和明清时代的直接原因。在第三、第四章中,首先整理了前人对《红楼梦》中“情”的含义的多元化理解,包括从清代到现代人们的理解,并进而详细地探讨了“情”的丰富内涵。

此外,笔者还对以贾宝玉为首的《红楼梦》中登场人物的众生相进行了分类,探讨了曹雪芹在作品中创作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特质,并对该作品所突出描述的独特的“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第五章结论部分,对《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与其中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思考我们应如何在当今社会中来理解与接受《红楼梦》中的“情”-即《红楼梦》的“情文化”所具有的现代性意义与价值的问题。

目录

第一章《红楼梦》情文化的背景

第二章《红楼梦》情文化的传承关系

第三章《红楼梦》情文化的内容

第四章《红楼梦》情文化的特性

第五章《红楼梦》情文化的现代性意义与价值

作者简介

崔炳圭,本科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硕士、博士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现为安东大学中文系教授。

2

《高宗所读过的近代知识:对集玉斋内收藏的十二种中国书籍的解题》,尹智杨著,年刊行。

《高宗所读过的近代知识:对集玉齋内收藏的十二种中国书籍的解题》

内容简介

朝鲜高宗作为一位命运多舛的亡国之君,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韩国民众对其评价依然是负面评价占主流。其所创建的大韩帝国在列强的夹缝中挣扎,最终被日本剥夺了主权,当国难当头是,高宗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国家所处的危机,因而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无能的君主。近来出现了一些对高宗的好的评价,主要原因是其曾积极地接受西方的科学技术,意图以此将大韩帝国建设成为近代国家。

该书从高宗的书斋集玉斋中选择了促进高宗产生开化思想的十二种中国书籍进行了考察。之前韩国学界对高宗的开化思想及活动已经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对其思想的形成与实践的知识根源,即其所涉猎的书籍进行的深度研究并不多见。集玉斋中收藏有多种中国书籍,韩国学界虽然对这些书籍有过概括性考察,但对具体的书籍进行详尽研究的并不多。

该书从中选择了十二种书籍,考察了各书的具体内容,并进而探讨了高宗购入此类书籍的原因,以及其从中读取了怎样的知识与信息。笔者希望该书的研究能够为研究高宗的开化思想提供一些具体的线索。

目录

第一部:有关西方的近代知识之书籍

1.西学矿物学入门书:《矿石图说》制作地图的两项技术:《测地绘图》

2.图学观察世界的新视角:《画形图说》儿童美术教材:《论画浅说》

第二部:有关*事知识与战争记事之书籍

1.兵学筑垒以备野战:《营垒图说》当代最先进的大炮:《克虏伯炮说》

2.战争史清法战争的序幕记录:《绘图越法战书》对普法战争与欧洲*局的介绍:《普法战记》

第三部:有关上海风景与生活之书籍

1.画谱看图识上海地标:《申江盛景图》诗画《红楼梦》:《增刻红楼梦图咏》

2.小说、笔记奇异之谈:《后聊斋志异图说》上海妓女的情感与日常:《海上中外青楼春影图说》

作者简介

尹智杨,博士毕业于首尔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为《朝鲜时期对西厢记的接受研究》,现为仁川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3

《洪大容与杭州三士:重读洪大容的北京纪行》,金明昊著,年版。

《洪大容与杭州三士:重读洪大容的北京纪行》

内容简介

距今多年前,朝鲜士人洪大容踏上了为期六个月的北京之行。对于一生都未曾离开自己国家的大多数朝鲜人而言,能够游览当时世界文明中心的北京,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洪大容无疑是一个幸运儿,得到了这种千金难买的机会,他兴致盎然地游览了中国,并将自己的珍贵见闻通过《燕记》、《干净笔谈》、《乙丙燕行录》记录了下来,其着录一直流传至今。

通过北京一行,洪大容仔细地观察并记录下了乾隆皇帝统治下的清朝全盛时期的面貌。并通过《干净笔谈》详细地记录了自己与籍贯杭州的三位清朝雅士严诚、潘庭筠、陆飞的学问交谊。洪大容的北京纪行不仅在当时,而且直到十九世纪后期,也一直为在朝鲜广为传读,与金昌业的《燕行日记》和朴趾源的《热河日记》并称为朝鲜的三大燕行录。

洪大容的北京之行是其一生的重要分界点,北京之行给了围绕在其周边被称为“北学派”的朴趾源、李德懋、朴齐家等人极大的影响,并直接促成了“北学思想”的诞生。北学派的人士不仅嗜读洪大容的燕行录,而且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与刺激,之后他们陆续踏上了北行之路,而且通过《北学议》、《热河日记》等著述,积极呼吁学习清朝的先进文化。

(整理者按:此书与孙卫国教授所写的《“北学”先驱洪大容与浙江三士》(《从“遵明”到“奉清”》第九章,台大出版中心,)在内容上多有重合之处,可对比而读。)

目录

绪论

第一部踏上旅程之前

第一章家门与学问:名门望族南阳洪氏之子、性理学者金元行的爱徒

第二章在父亲洪栎的任所期间:父亲的地方官生活、父亲的流放与隐居

第三章笼水阁的浑天仪:与宿儒景绩相识、浑天仪的制作与改良、水村隐居时期

第二部在清帝国的首都第一章乙酉年冬至使行:亲戚朋友们送行、越过鸭绿江到达北京

第二章接受天主教堂与西洋天文学:游览天主教南堂、参观天主教东堂与观象台、探访天主教

第三章游览琉璃厂并学习玄琴:遇钦天监官员张经、见太常寺乐官刘生

第三部与杭州三士的交谊

第一章浙江乡试及第者:与杭州三士一见如故、乙酉年浙江乡试与三位文士的朱卷(乡试试卷誊录卷)

第二章豪放之士陆飞:怀才不遇的诗人与画家、朱子学说的批评家

第三章高洁之士严诚:交友广泛却英年早逝、多才多艺的博学之士

第四章明朗之士潘庭筠:有志于扬名立身的才子、诗书画皆好、佛理亦通

第五章超俗之士吴颖芳:继承明遗民风范的学者、古杭的高洁之士

第四部遵明意识与友情论

第一章《感旧集》与金尚宪的汉诗:通过《感旧集》而加深的友情、金尚宪的汉诗收录在《感旧集》中的缘由、对王士祯与《感旧集》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飞燕韩国20202021年新出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