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年世界大学排名。
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列排名第16位,同属亚洲地区的高校第一名,这是中国大陆高校在这份榜单上的历年最高排名,令人欣喜异常。
纵览整份榜单,中国大陆高校共有97所院校上榜,仅次于美国所,日本所和英国所。
可以说,道阻且长,尚需努力。
0国内十大高校。
在这份榜单上,除了清华和北大的“好事成双”,还有8所国内高校让人信服。
其世界排名依次为:复旦大学第60名、浙江大学第75名、上海交通大学第8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88名,南京大学第名,武汉大学第名,南方科技大学名,华中科技大学第名。
除了复旦、上交、浙大和中科大,毫无疑问地紧随着清北的步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南科大了。
成立于年的南方科技大学,在短短9年间就发展成了世界前名的知名高校,速度简直堪比火箭。投资巨大,师资雄厚,引进的教师大多具备海外工作经验,如此强强联合的结果,自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最为特别的是,正处于教学体制改革中的南方科技大学,并不是完全以高考成绩为依据来招录高三考生:除了60%比例的考试成绩,还有学生的高中学业成绩占10%、校园能力测试成绩占30%。
可以说,这样的招录模式非常贴近于欧美高校的录取,不以单次高考的成绩作为唯一依据,而是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的学业成绩,避免了有些学习成绩优异的考生,因为心理素质不好、应考能力较弱而名落孙山。
如此先进、新颖和独特的办学理念,让南方科技大学得以占据越来越高的世界大学排名,绝对不是偶然。
亚洲十大高校。
我们也注意到,除了中国的清华北大,中国香港以及亚洲各国的整体高校排名也都有所上升。
其世界排名依次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第21名,香港大学第30名,东京大学第35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第46名,香港中文大学第49名,首尔大学第54名,京都大学第61名。
仅从排名上来看,香港大学的教学质量也是相当不错的。
但如果我们回望历史的烟云,却会发现这所学校曾经顶着“亚洲第一”和“英语教学”的名号,却在近年的各大高校榜单中,犹如过山车一般极速坠落,成为了被清华北大远远抛在身后的“昔日贵族”。
当然,对于香港大学怀抱着希翼和梦想的高三考生们,如果确实考不上清华北大,又看不上国内的其他高校,那么选择港大,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问题是这所院校好不好,咱们还需要多看新闻联播,联系近期的时事动态,来谨言慎行,确定好自己未来四年的求学方向。
不能看到一所高校的世界排名高,就不顾一切地去报考,而不顾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
如果是我,考不上清华北大,那就必定在复旦、上交、浙大和中科大中间选一所理想高校,不香吗?
评判标准和影响因子。
除此以外,令人诧异的还有:
中国人民大学这么好的学校,世界排名竟然在名开外,国内排名也在40名左右;兰州大学更是惨淡,连续两年未出现在“THE榜单”了,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肯定需要总结一下。
当然,不管是号称多么权威、公正和客观的世界高校排名,评判标准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具体来说,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这一份年世界大学排名,一共使用了5个类别和13个指标来对全世界的高校进行排名:
教学质量及学习环境,占30%;
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收入和声望,占30%;
论文引用系数和项目影响力,占30%;
和外国留学生密切相关的国际化程度,占7.5%;
版权、产权和知识性收入,占2.5%。
以上几条,构建了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的的“数据内核”,也让我们注意到到,许多国内高校宁愿提供高额补助和优渥环境,也要坚决引进外国留学生的“小九九”。
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提高本高校在各大高校排行榜上的排名,有效地提升本院校的招生率和声望度。
但我总觉得,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名誉声望,应该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付出,能够得到各大高校榜单的认可和推荐,自然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可是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
能够让校内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能实实在在地学到真本事,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