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荨麻疹医院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10490515.html韩国首都在哪,很多人都在想这毋庸置疑就是首尔,那么实际上在现在的韩国是这样吗?
一、汉城到首尔
追溯历史,公元年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并改名为汉城。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成立,流亡美国多年的李承晚总统下令将汉城改称“”(韩语首都之意),成为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名的城市,英文为“SEOUL”。年1月,韩国*府正式宣布“”中文译名改为“首尔”,实际上首尔在韩语里面只有首都的意思,把汉城正式改成了首尔,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没有了名字,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把北京之名改为首都。
二、首尔的发展
年 爆发,首尔人口从万暴跌至6万。弹指一挥间,走出战争废墟的首尔,人口迅速增至一千多万,跻身全球前十大城市行列。依山傍水的首尔,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更是一枝独秀。不到韩国国土面积0.6%(六百平方公里)的首尔,GDP却占全国的21%。
作为韩国当之无愧的首善之区,韩国中央*府、国会、宪法法院、最高法院等*治机构在这里;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等一流教育机构在这里;朝鲜日报、东亚日报、中央日报以及各大出出版社等文化机构在这里;三星、现代等各大财阀和工厂也大都以首尔为中心。难怪首尔人有底气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态,优越感十足,总是对外地人爱答不理。
三、首尔发展的困惑
首尔人口多万,足足占全国总人口1/4,人口密度更是高达人/平方公里,比东京、伦敦和纽约还高。且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集中了全国近50%的人口,以仅占全国10%的土地集中了大约70%的经济总量。人口爆炸、交通堵塞、住宅拥挤、房价过高、空气污染等“城市肥大病”一样不少,让首尔市民有苦难言。而且首尔集中了韩国70%以上财阀集团,与欠发达的中、南、西、东部相比悬殊太大。与首都圈的过热发展形成对比的是,韩国中部和西南部经济发展迟缓,特别是全罗道和忠清道地区与首尔的经济差距巨大,地域发展不均导致了严重的地域对立,在*坛上形成了弊端颇多的“地域”山头,中央和地方矛盾日益加剧。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至今,韩国一直在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试图打破*治权力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行公平竞争、合理分配的市场经济,但始终未能消除财阀垄断、官商勾结等痼疾,持续增长乏力,贫富差距和地域差距持续拉大,阶层固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弊端日益凸显,民众担忧国家进入“失去的20年”。
除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安全问题也是首尔的重大隐患。首尔距朝韩*事分界线仅40公里,时刻处在朝鲜的炮火威胁之下。一旦发生战争,聚集了绝大部分韩国人口和财富的首尔很可能毁于一旦。首都圈的过度膨胀,实际上大大增加了韩国的脆弱性,也导致韩国在面对外界挑衅时,在和谈之外的*策选择余地变小。年开始的驻韩美*南迁也加剧了韩国的担忧。特别是在近年来朝核危机愈演愈烈、东北亚大国博弈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战争的风险难以排除,将首都圈的人口、财富和重要*府机构向地方分散成为韩国未雨绸缪、增加安保能力的重要一步。不过首尔距离边界这么近,朝鲜根本没有必要发展核武器,只依靠大炮就能把首尔轰成一块平地。这也成为屡次和谈难以成功的障碍,朝鲜人有恃无恐,“谁敢打我,我就炮轰首尔”。
迁都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棘手的城市肥大化难题,还能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看似好像有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四、为了选票和地区平衡
韩国*治文化中存在严重的地区分化问题,地区之间*治上历来不和谐。以釜山为中心、由东南部庆尚南道和庆尚北道组成的“岭南地区”,以光州为中心、由西南部全罗南道和全罗北道组成的“湖南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倾向和支持各自的*治势力。首尔地区集中了全国各种*治、经济势力,与三大地区组成紧密的*治网络。
韩国各派*治势力要想取得执*权,除在首尔地区争个鱼死网破,更要依仗各自地区的支持。三大地区*治支持倾向何方,*治家提出的口号非常重要。当年底韩国举行总统大选时,当时的民主*总统候选人卢武铉大胆提出了迁都的竞选口号,立即得到中部地区选民的青睐。卢武铉出身于非民主*的传统*治领地“岭南地区”,挟民主*传统*治领地“湖南地区”的支持,得益于受迁都口号鼓舞的中部地区的好感,以微弱优势登上总统宝座。卢武铉用迁都的口号赢得了*治胜利,上台后自然要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
韩国年当选的总统卢武铉在竞选时提出将首都迁出首尔的口号,而当选后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迁都进程。在他主持下推出的《新行*首都特别法》提出了迁都的具体步骤和新首都的规划。根据特别法,新行*首都将建在韩国腹地忠清南道和忠清北道一带,规模不大,人口控制在50万人,搬迁投资总额预计为亿美元。卢武铉计划年最终选定新行*首都地址,经总体设计后于年动工兴建,从年起总统府青瓦台和中央行*机关将陆续分阶段从首尔搬迁到新址。这一迁都计划激起了韩国国内的巨大反响以及全世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