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尖沙咀TST东京首尔台北T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皮肤科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文:温天纳

在亚洲的一角,一间熙来攘往的商店外,贴满喜庆套红标语——「欢度国庆」,店内不断播放中国的宫廷式音乐。大家一定会以为这里是中国的其中一座城市,不过,这里不是内地、也不是香港,而是日本首都东京!

中日两国关系如何?不用笔者多说,大家也心中有数;但是日本商家能屈能伸,为争夺人民币,日本人简直「全力以赴、各尽己能」。在韩国,同样的国庆标语遍布各大商场,访客到来,恍如置身内地,倍感亲切。

内地目前尚在十.一*金周长假中,估计今年外游的民众超过万人次,而日本及韩国成为最热门的选择,估计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四成。与此同时,香港则成为「最受冷落地区」,赴港旅客估计较去年同期减少四成。

参考内地报告,今年十.一长假内地外游的市场规模,比去年增加超过15%,最热门的目的地分别是韩国、日本、台湾、泰国、美国,有兴趣到日本及韩国的游客人数升幅更是一枝独秀,均超过四成,前往台湾的人数尚算稳定,但有兴趣到访香港的旅客人数却大幅下跌。

新尖沙咀已在日韩台

年3月9日笔者曾撰文,以「哪里是新尖沙咀?东京、首尔、台北!」为题,首次提到新尖沙咀的概念,谈到香港购物天堂魅力不再,尖沙咀也被海外的「新尖沙咀」们所取代。文章反响颇大,其后笔者接受了不少媒体的采访,再深入谈到这事。

想不到近期有国际金融机构参考了笔者当时的论点,发表报告,谈到尖沙咀TST(TsimShaTsui)以往作为内地游客的购物天堂,地位已被另一个新TST取代,即东京、首尔及台北(Tokyo、Seoul、Taipei),将笔者的论点发扬光大。

的确,香港作为一个旅游地,过于依赖「购物」活动来吸引游客,缺乏多元化。以往香港在殖民地年代,对亚洲旅客尚存异国情调。

现在,香港却面临定位进退失据的局面,内地游客宁愿去日本及韩国消费,离弃香港,本地的零售市场难免受到影响。

目前,内地不少朋友对香港已经存在一定的负面观感。与此同时,日本对内地客持开放、欢迎的态度,令不少人转到日本消费。相比之下,香港的租金成本节节攀升,成本比东京更贵,本来就已削弱了业界的竞争力,若服务质素再持续下滑,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沉重打击。

此外,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城市,内地旅客一旦对香港的感情因素不复存在,零售业界早已付出惨重的代价,亦影响到香港经济前景。

滙率高企成催命符

事实上,香港的零售业近期本来就面对内忧外患。从去年初至今,港元兑人民币不断升值。同期亚洲货币兑人民币却持续贬值。

对于内地旅客而言,由于港滙兑人民币水涨船高,来港消费的吸引力减少,因而较多转往亚洲及欧洲各地旅游,也是促使香港零售业表现不振的原因,滙率高企简直成为了香港零售业的催命符。

在强势美元下,港元的价值也来个大翻身,伴随而来的零售物价也飞升,恍如利刃插在外地游客的脑袋中。

香港的零售物价已经抛离东京,后遗症不断冒出,香港不再是购物天堂,导致环球游客蜂拥到东京疯狂购物,而香港却出现门庭冷落的局面,情况令人担忧。

笔者以民生品为例,说明香港面临如何严峻的局面。以日本品牌在内地授权生产的中国版伊藤园绿茶为例,在香港的便利店卖,零售价大概是10至12港元,但是在东京的便利店,日本生产的日本版伊藤园绿茶只是卖5港元左右,而且两地的产品质量其实存有明显的差别。讽刺的是,在香港的便利店里,中国版伊藤园绿茶比较起其他本地或内地品牌的产品,已经不算贵了。

香港吃一碗挂上「日本品牌」的和风拉面,食材是来自内地的,费用是百多港元,就算没有服务可言,也需要加一。

在东京,一碗纯正日本拉面,食材是来自日本当地的,却只是30至50港元,而且没有加一,店员更是笑口盈盈的面对顾客。

本地零售业对经济的实质贡献,笔者并无准确的统计数字,不同机构有不同的统计方式,但零售业涉及旅游、酒店、地产、租务等多个周边行业,对香港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笔者估计,零售业及周边行业在香港经济所占的比重远较想象中大,若再计及相关的金融产业,将是无法计算的巨大数字。作为*金周最受冷落的旅游地区,真让人吃不消。面对众多「新尖沙咀」们的竞争,香港究竟可以如何走下去?实在难有答案。

目前,内地是次*金周,情况相当特别。早前受到经济因素及股灾的影响,今年节前股市整体背景气氛较为平淡。

*策维稳力度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