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703.html参学在首尔(4)腌制泡菜
文/然妙法师
说到泡菜,应该是大韩最具特色最具盛名的产物。曾有朋友形容说,飞机下降到仁川机场,空气中就满满地弥漫着泡菜味;而首尔的大街小巷,乃至下水道,散发的也是泡菜味。虽然形容过了些,但也足可以说明泡菜在大韩的威力。难怪乎,有人戏称大韩为泡菜国。
泡菜天天吃,腌制泡菜自然就成为一件必须要做的事。特别是初冬时候,白菜、萝卜等各种蔬菜大批量成熟,腌制泡菜的活动自然的形成了一种传统的盛会。每家每户都会找一个时间腌制,在这一天,子女们都要回家,以制作泡菜的名义进行家庭聚会。在寺院,大概是因为具备传统性以及人口众多的原因,这一活动的隆重性更为突出,其中,既具有集体劳动的意义,同时也有大众聚会的娱乐性。我被邀请去观摩。
韩国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冬季寒冷、漫长,不长果蔬,所以用盐来腌制蔬菜以备过冬,据说,泡菜的种类多达多种。寺院里,泡菜种类虽然不能达到这么多,但绝对能以数量取胜。大寺院的白菜是用大卡车运的,辣椒面用大箩筐装,僧侣与信徒几百人,齐刷刷的参与其中,场面也是壮观。韩国法师告诉我,腌制泡菜的精神,重在和合。泡菜的制作,是将诸多调味料混合一起,然后抹在白菜上。韩国人的性格喜欢混合,就像他们喜欢吃拌饭一样,饭混合着吃有味道,人生也是酸甜苦辣混合着才有滋味。(事实上,我最讨厌的就是吃拌饭,杂七杂八的菜跟饭拌在一起,很有吃剩饭剩菜的味道,甚至最初时候,每见拌饭,就能想到家里的欢欢。)泡菜的制作,离不开这样的性格,以白菜为主导,混合各种材料;就像是共同以佛陀为依止,僧团内部和合,僧团与信众和合。合力的劳作,是继承禅宗农禅并作的传统,在劳作中修行,就像一股绳,能够将僧俗大众连接在一起。我无力吐糟他的说法,任何一件事物,如果没有文化所赋予的内涵和意义,似乎就不能展现其魅力。物质与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分离,佛教讲万法唯心所造,正是物质与精神关系最好的阐释。佛教的修行,最是讲究用心之道,能够将生活中的种种与佛法结合起来思考,把道落实在生活中,也是一桩值得嘉奖的美事。
制作泡菜,说到底也就是国内的腌咸菜,不过是为了储存食物、方便过冬。大众劳作的场景,令我想起最初出家的时候。那时候,寺院的日常吃食是春天上山采野菜,吃竹笋,腌竹笋;夏天蔬菜多,就腌宁波特有的臭菜、臭冬瓜;深秋时候,地里的雪里蕻丰收了,开始腌很多的咸菜。大众一起在小溪里洗菜,一起放进大缸,铺上盐,然后找几个年纪小的脱了鞋袜洗净脚上去踩。脚丫子冻的生疼,却是乐此不疲。初出家,还能在踩菜的同时背一部《金刚经》,然后默书,在喧闹的时候,静静地完成一天给自己制定的功课。师父总说,初发心成佛有余,那段时间,应该是自己培下最富有的财富。
如今再次参与大众腌咸菜,似曾相识的场景。突然想,原来,人类的生存都是类似的,从前或者将来,国内或者国外。修行的过程同样如此,每一时刻只要在观察自心,就不分过去、现在、未来,一时能通;没有长短高低之分,都是最好最珍贵的时候。
延伸阅读
参学在首尔(1)天皇寺
参学在首尔(2)深秋吉祥寺
参学在首尔(3)饥饿与欲望
文章
然妙法师
校勘
如义
编辑
如心
图源
网络
发心
苹果手机用户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