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韩国,首尔)
继莫斯科、北京、东京、柏林大衣展之后,全新MaxMaraCoats!Seoul大衣展:“Coats!MaxMara传承之旅”于11月28日在韩国首尔地标性建筑——东大门设计广场(DongdaemunDesignPlaza,DDP)正式开启。本次大衣展从全新角度展示了MaxMara66年的经典传承,在旅英的韩国艺术家康利妍充满科技感的数码装置作品烘托下,真正带给观者浸入式的观展体验。开幕当晚,知名韩国艺人林允儿身着MaxMara为此次展览特别设计的驼色大衣出席;韩裔超模兼时尚博主IreneKim与新加坡时尚博主YoyoCao共同亮相,与其他到场明星(宣美、孙娜恩等)共同分享这个难忘的夜晚。
作为MaxMara历届Coats!大衣展的延续,此次“Coats!”展览仍由Migliore+Servetto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展览地点选址于一座圆顶式建筑,该建筑的设计灵感源自法国建筑师布雷(Etienne-LouisBoullée)设计的乌托邦式建筑。此次展览共设七个主题展室,空间采用现代“多宝阁”结构,令观者沉浸在大衣与品牌文化的世界中。以各种服饰、声音、收藏品和互动设计,展示集团创始人AchilleMaramotti先生的理念:“令平凡变得不平凡”。每间展室都采用一套极富戏剧性的展示方法,游离于虚幻与现实之间,以比喻手法,突出MaxMara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定主题:
50年代——创始人:AchilleMaramotti和他的大衣梦想
年,品牌创始人AchilleMaramotti延续了家族对于服装的热情,敏锐地发现了法国正在兴起的pret-a-porter热潮,决定投身于为意大利女性提供高档成衣,他采用创新工业剪裁工艺,通过意大利的传统风格演绎源自法国的设计品味,成为了成衣生产的先行者。这是一个前卫而充满挑战的选择,在当时的意大利,服装主要依靠手工制作。
这个展厅中,还原了MaxMara创始人AchilleMaramotti当时使用的办公桌,旁边则悬挂着一件属于他的白色工作服,徘徊于被古董家具环绕的工作室,参观者仿佛穿越至品牌诞生之初。
创始人AchilleMaramotti当时使用的办公桌
60年代——创新研究:属于大众的大衣、设计师与波普艺术
60年,波普艺术大行其道,年轻而活泼的女性成为了MaxMara的灵感源泉,汲取了英国伦敦的时装设计,品牌的定位变得更趋于时尚:迷你的套装,稍短的袖子搭配手套,丰富的创意应运而生。MaxMarapop俏皮而多变的设计,成为了SPORTMAX系列理念的前身,年,SPORTMAX诞生了。
70年代——彩色光:多彩的大衣,实验的艺术
70年代是“实验”的时代,MaxMara开始启用更多年轻的设计师,虽然一直是设计师团队形式,KarlLagerfeld,Jean-CharlesdeCastelbajac,GiambattistaValli等当时参与设计的年轻血液,此后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知名设计师。
与此同时,MaxMara成为了当时率先在意大利举行时尚秀的品牌,并且在迪斯科音乐大行其道的当时,在秀场音乐中加入了更加充满先锋感的电子音乐。
大衣也在这个时期,逐渐成为了品牌的设计主线。当时颇负盛名的艺术家蒙德里安的多彩色块,幻化为设计师的灵感,7件排在阶梯上的红黄绿大衣设计,展现了如同当代艺术一般的大胆想象力,“既古典又青春”。
KarlLagerfeld设计的灰色斗篷
80年代——标志性产品:大衣的魅力和意大利专业知识
80年代,职业女性们开始渴望独立与权力,渴望以时装作为表达,法国设计师AnneMarieBeratta也参与到MaxMara的设计中来,她在传统的男性的军装中加入了女性元素,年,她设计出编号为的经典大衣:柔和的驼色,极简的廓形,及任何身材都可以驾驭的立体廓形,赋予了女性与众不同的魅力与优雅。近乎完美的大衣在裁剪、比例与细节,广受电影明星、皇室贵族的青睐。
羊绒、驼毛等奢华而高科技的面料的加入,更令质感大衣成为MaxMara成为女性的理想典范。至此,品牌不仅从艺术中汲取灵感,更开始以大衣为灵感探寻艺术的各种可能性,驼色大衣所引领的品牌经典的形象亦由此诞生。
经典大衣
90年代——完美套装:代表大衣作品及完美形象
90年代,许多摄影师和超模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传奇。也正是在这个时期,MaxMara邀请PeterLindbergh、ArthurElgord和RichardAvedon等著名摄影师为其拍摄宣传照片,他们的镜头纪录了包括CarlaBruni、RaquelZimmerman、Steevie、LindaEvangelisata等多位非常符合MaxMara女性气质的超模完美展现MaxMara大衣风采。
时尚博主IremeKim和YoyoCao
年,经过不断的改良,代表围裹式大衣经典的Manuela终于完美定型,大衣也迎来了围裹式时代,直到今天,Manuela大衣相关的设计细节已无改变。
大衣展的海报来自于90年代,创意总监IanGriffiths在清晨喝完咖啡后,留下了一张信手勾画的草图,促成了这件简洁利落的白色大衣的诞生。这张由注明摄影师RichardAvedon于的拍摄怪趣且充满摩登感,衣服与模特装扮都充斥着包豪斯风格,仿佛跨越了时空。
MaxMara创意总监IanGriffiths
21世纪——MaxMara女性:大衣发展历程及女性世界
千禧年后,MaxMara的大衣足迹遍布全球,这个年代诞生的大衣,继续保持了经典款式的简洁优雅,在更多的面料和细节中衍生出不同变化,以自然色泽上的层次,体现出女性的柔软与硬朗。MaxMara更加奢华的大衣系列Atelier由此产生。
跨越了21世纪,女性更多地开始寻求内在力量与自我认知,MaxMara与女性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从Artprizeforwomen到Womeninfilm,MaxMara开始艺术界与电影界最有潜力的女性合作,展现对女性的全方面支持。
21世纪最近10年——时装秀:魅力秀场和全新项目
进入21世纪最近10年,品牌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与全球知名建筑师事务所RenzoPiano合作,以纽约美术馆命名的Whitneybag诞生,以建筑外观为灵感的条纹,搭配充满空间感的线条,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展厅中还定格了秀场的精彩瞬间,把经典与突破,历史与全新创意,都融入其中。
韩国限量版大衣
林允儿
WhitneyBagProject
展览共展出90余件大衣,从50年代的首款大衣,到最近米兰时装秀的新款,当然还包括经典的大衣。从早期制衣业到时装的渐渐发展,各式大衣以及MaxMara合作设计师(AnneMarieBeretta、EmmanuelleKhanh、KarlLagerfeld、Jean-CharlesdeCastelBajac、NarcisoRodriguez、GiambattistaValli和ProenzaSchouler)的设计图共同展示了各个时代品味、社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多位传奇时尚摄影师(RichardAvedon、ArthurElgort、StevenMeisel、SarahMoon、MaxVadukul、MarioSorrenti、DavidSims和CraigMcDean)拍摄的往期杂志、原材料及广告大片;名人肖像、制衣用品(缝纫机、量尺和剪刀等),以及现代艺术家与品牌创始人、艺术收藏家合作创作的艺术作品(包括目前与CollezioneMaramotti艺术馆合作的作品)亦亮相展览。
此次“Coats!”展览创新地以韩国艺术家康利姸的特定场地数码装置艺术作品“DeepSurface”拉开帷幕,该艺术合作部分由知名策展人李大衡策划。在圆顶式空间中,艺术家将光线、叙事、声音和图案巧妙地融入其装置艺术中,没有确切的起止点,在整个环境中循环往复,观者可以在装置艺术中看到自己,获得不可复制的独特体验;展览设有一条贯通七间展室的走廊,走廊在鲜艳、明亮的图案映衬下,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特征。透过此作品,艺术家的初衷在于借此表达一件堪称完美的大衣与人体间的互动。“它结合了关于‘表面’的相关概念,从面料的折叠,到触及肌肤后产生的折痕,以及人体穿着后服装表面产生的褶皱”穹顶本身也反映着它被大衣围裹后的状态与感觉。“这是一种人体真正穿着大衣的自身环境”。观者可按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参观,跟随情感、音乐、氛围的变化,以及情境及颜色的交织,感受MaxMara走过的时代更迭。
韩国艺术家康利妍
韩国艺术家康利姸的特定场地数码装置艺术作品“DeepSurface”
通过展示集团历史档案中令人心驰神往的种种物品,此次展览重新编排MaxMara的品牌故事与发明创造,巧妙展示了产品的发展历程以及每件服饰背后的设计文化。此次“Coats!”展览呈现了年至今,MaxMara这一家族企业扎根雷焦艾米利亚,同时放眼全球,诠释女性内心、解读女性需求的光辉历程。
活动现场,众多明星、KOL受邀出席。共同见证了这一大衣王国的60余年传奇历史。其中,知名韩国艺人允儿身着MaxMara为本次韩国大衣展特别设计的驼色大衣,优雅自信。该特别款设计,灵感源自韩国皇室传统食器yugi。如同驼色之于MaxMara的意义,yugi代表着韩国文化传统与品质的重要价值。
明星林允儿
时尚博主Ireme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