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世宗塑像
在韩国光化门广场,座落着朝鲜李氏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的雕像。这是一份带有历史凝重感的殊荣,同此荣光的还有以“龟船”抗倭闻名的李舜臣。世宗大王在朝鲜备受尊敬,有他作为明君广博的政绩,而发明朝鲜文字是最为伟大的贡献。环顾全世界,大概所有的文字都创始于公元前,而朝鲜世宗的生活的时代却是十五世纪(~年在位),中国的明朝时期。这就凸显了朝鲜文字的不同寻常。
为何发明文字?
日本、朝鲜、越南同属汉字文化圈,因为这些国家都使用汉字。对于这些国家来讲,汉字属于舶来品,而在使用汉字之前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记录这些语言的方式,于是便使用汉字来记录。朝鲜语和汉语本质上不属于同一语系,语法结果不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种句子成分的顺序和粘着性助词的使用。于是,朝鲜人尤其是底层民众其实无法用汉语来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汉字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在人名、地名、事物名称上使用得更广泛一些,而其他方面不啻于是一种外语。这也是至今朝鲜语中名词超过六成来自汉语,发音也基本类似的原因。——但是谓语动词这些关键的句意表达要素就基本依靠上千年形成的语言了。
世宗体察到了,或者说之前的人也已经知晓,只是没有人下决心改掉这个习惯。世宗下了决心要使语言和文字达成一致,他组织知识分子编制了《训民正音》,创造了韩语字母和文字,这么做实际上是为朝鲜民族的长远计,可是据信在朝鲜语文字(一般称“谚文”)发明之后,很长时间不能为上层贵族所接受。这是因为朝鲜历来是中国大陆朝廷的藩属,一部分人认为属于“离经叛道”,朝鲜王朝的士大夫之中有的坚决反对。
艰难的推广
于是,为了推广这种文字,朝鲜王国十分艰难,有的说法是世宗当朝并没有推展开来。我们回到十五世纪的时间段可以想清楚,当时对大家来说十分陌生的文字是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尽管它很易学——归根结底韩语字母相当于汉语拼音,所读即所得。
于是,官方宣称朝鲜文字的创造是根据中国古已有之的天地人思想、阴阳学说并且基于口腔发音而制作的:
天地之道,一阴阳五行而已。坤复之间为太极,而动静之后为阴阳。凡有生类在天地之间者,捨阴阳而何之。故人之声音,皆有阴阳之理,顾人不察耳。今正音之作,初非智营而力索,但因具其声而极其理而已。理既不二,则何得不与天地鬼神同其用也。
正音二十八字,各象其形而制之。初声凡十七字。牙音,象舌根闭喉之形。舌音,象舌附上颚之形。唇音,象口形。齿音,象齿形。喉音,象喉形。比,声出稍厉,故加划。而,而,而,而,而,而,而,而。其因声加划之义皆同,而唯为异。半舌音,亦象舌齿之形而异其体,无加划之义焉。
但是,近来有学说称朝鲜语文字实际上是受年问世的八思巴字的影响而发明出来的。但是《训民正音》不愿提及,称是朝鲜世宗大王主导并首创。
经过艰难的推广,最终朝鲜文字还是开始与汉字夹杂着使用起来了。
“去汉字化”运动
发明自己的文字,实际上有一部分民族思想在起作用。这种民族思想在近代开始更加强烈。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韩国首都“汉城”改名为“首尔”,表达了冲出文化束缚的想法。韩国街头现在已经不像几十年前到处能看见汉字的标识。现在的韩国,只把汉字应用于专有名词,比如国名、地名、人名。而日本这方面的举动相对要少得多,究其原因,就是日语假名在发明之初就有何汉字相容、依赖汉字的规则。
朝鲜文字的特点
朝鲜文字极具卡通感觉。有人说可能是因为韩国的动漫产业发达导致,其实完全不是,真正动漫的发达国家是日本。可能是因为朝鲜文字的历史没有那么悠久,积淀相对少一些,另外就是笔画相对简单。
这种简单惠及了朝鲜民众。文字易学,所读即所得,只需要认识字母,就可以结合发音读书看报,这使得文字普及率极高,现代的朝鲜半岛,不论是韩国还是朝鲜,基本上没有文盲。谚文的发明,极大提高了朝鲜国民的教育程度。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朝鲜文字的表音特点,使得其文字涵义不够丰富,这苦了小说家。——小说家不单以故事情节取胜,可能还需要文字功底,使用一些寻常词汇不能准确表达意境感受的辞藻。有说法是,朝鲜语作家很少拿到文学大奖,有这样的原因。——日本作家频频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不能说没有汉字的一部分功劳。
总体上来说,朝鲜文字虽然只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在与动辄数千年的文字相比,也没有太多的弱点。很多以学习朝鲜语为爱好的人们,也能从学习中体会到其独特的魅力,况且,如果有交流的需要,学习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