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95年,韩国三丰百货倒塌1500人被 [复制链接]

1#
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 http://www.zgbdf.net/m/

年6月29日下午6点05分左右,正在街头闲逛,放松一周工作疲惫的人们,忽然听到一声巨响,顺着声音抬头望去,所有人都惊呆了。

只看到位于韩国首都汉城(那时还没改名为首尔)黄金地段瑞草区的三丰百货,在众目睽睽之下,仅20秒内全部倒塌,成为一片废墟。

所有人都在惊叫,路过的行人忙着冲到废墟边缘救人,把一些已经跑出百货大楼,但还是被倒下的瓦砾压住的人给拉出来。

一座五层楼的大商场,一个被认为是当时韩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才建成开业短短5年时间,为何会在瞬间倒塌?

有人猜测是恐怖分子袭击,有人说是因为瓦斯爆炸引发的,可随着调查的深入,最终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愤怒了。

要了解事件的真相,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时的韩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各种楼盘、商场层出不穷。你今天看到一块空地,可能过一段时间再来就成为了一座大厦。

年,三丰集团在汉城瑞草区获得一块原本用作垃圾掩埋场的开阔土地,计划在这块土地上建一栋4层楼的办公楼,地基已打好。

可是三丰集团董事长(会长)李鐏却临时更改计划,觉得这里的地段非常好,盖办公楼利益无法最大化。于是决定将其改建为一栋百货大楼,同时要求加盖一层,打造一个大型室内溜冰场,把四层楼变更为五层楼。

因为地基是按照四层楼规划的,如果要加盖,就要改变楼层原本的结构规划,明显违反相关规定,风险太大。项目负责人将这一变动存在的各种危害告知李鐏,并拒绝执行这个变更。

李鐏却一意孤行,被拒绝后干脆解雇了之前的项目组,找到一家自己持股的建筑公司接下了后续的工程。

同时李鐏又再次变更主意,将5楼的溜冰场改建为餐饮楼层,建成后入驻了8家餐厅。

这样改变的结果就导致之前规划承重4层楼的承重柱,现在需要承担5层楼的重量。原本规划空旷的溜冰场也变成了密集型餐厅,承载的重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方便商场内部有更多的空间来安装自动扶梯,又取消了之前规划的很多承重柱,将承重柱从80厘米粗,缩减为60厘米粗,再次极大减弱了承重柱的承重能力。

经过多次变更后,三丰百货店于年下半年竣工,年7月7日正式营业。

李鐏非常看好这个项目,为三丰百货的开业造足了声势,将其装修得异常豪华。

百货大楼南、北两翼两栋侧楼都用巨大的镶铬玻璃相连,用意大利粉红色大理石装饰墙面。

商场入驻的商家很多都是奢侈品牌和顶级家具商家,五楼餐厅也是当时最为高级、时尚的韩国餐馆,目标人群定位于有极大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及富豪们。

在当时的韩国,这样的商场无异于是独一无二的,盛大的开业仪式、铺天盖地的宣传,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开业后火爆异常,每天到商场的客流可谓是川流不息,日平均接待顾客达4万人次,平均每天营业额超过50万美元。这可是在年,这样的营业额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业绩了。

看到这样的成绩,李鐏自然非常高兴,安排儿子成为三丰百货的负责人,儿媳也在其中一家餐厅上班。

对于一个大商场来说,空调系统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气温环境才能让顾客逛得舒服,停留的时间足够长,达成的交易额就更高,三丰百货也很重视这一点。

在五楼的楼顶上,安放着管控整个商场大楼的3台空调设备,每台重10吨,共计30吨,空调加满水后,总重量更是高达87吨,超出了顶楼承重设计标准的4倍之多。

起初商场空调放置的位置,紧挨着旁边的居民楼,空调设备运转产生的噪音引起了附近居民的不满,向有关部门投诉。经过一番协调后,商场将空调移到了远离居民楼的另一边。

正常情况下这种移动应该是用起重机将空调调起,再移动到新的位置,减少对楼顶的压力。

可是三丰百货为了省事,直接将重达87吨的空调用滑轮推拽到新位置,这样的操作让原来已经超负荷承重的楼顶直接出现裂缝。

可是没人对这些裂缝在意,觉得只是表面裂了一点也没啥。居民楼远离了空调噪音,也没有人再理会这事了。

商场就这样红红火火的继续经营着,名气越来越大,来商场的人越来越多。

年6月28日晚上,夜班保安按惯例开始巡逻商场,来到5楼的时候,听到一阵怪异的咔咔声,像什么东西裂开了。

保安仔细查看后,发现是5楼楼顶出现了裂缝,由于时间太晚,不方便马上向领导汇报。保安便把情况写在了纸条上,留在了设施经理的办公桌上。

年6月29日早上,设施经理一进办公室就看到了桌上纸条,他马上到顶楼查看,确实看到了裂缝。不过他认为这是之前移动空调造成的裂缝,打算之后让人来补一下这个裂缝就行,没把它当回事。

10:00,商场正式营业,正值星期天,一开门就涌入了大批顾客。

商场的5楼有家餐厅叫“春韵餐厅”,这家餐厅的装修有个特别之处。  

韩国人有席地而坐吃饭的习惯,为了让客人坐下时感觉到温暖,这家餐馆整个地板下面安装了一层地暖设备,这样的装修无疑是增加了四至五楼承重结构的负担。

而危机也正是从这家餐厅开始的。

当天商场开业后没多久,春韵餐厅的员工就发现餐厅里承重柱上方出现了裂痕,而且有不断扩散的迹象,于是连忙向设施经理汇报了此事。

设施经理到现场一看,确实裂痕有点明显,于是挂了装修的牌子,让餐厅暂停营业,修复以后再说。

在周末,停业一天,餐厅损失很大,可是面临这样的情况,餐厅老板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让员工都放假回家了。他万万没想到,这样的举动反而让员工逃过了一劫。

到了中午12:00,开始有四楼的员工向设施经理反应,自己店铺天花板也出现了裂痕。设施经理意识到五楼的裂痕传到了四楼,事态已经非常严重了,不敢怠慢此事,当下就向公司高层汇报了这个情况。

公司高层开会研究后,决定先关闭五楼所有店铺,封闭整层楼,将顶楼的货物和商铺内重物转移到地下室。

这时三丰百货里很多人都感觉到了轻微震动,甚至有些地方开始有小块的瓷砖掉下来。

高层管理者觉得这可能是空调冷气机制冷造成的震动,于是派人到顶楼关闭了空调。

同时在商场内广播通报空调坏了,正在抢修,商场会出现短时间闷热,请顾客见谅的内容。

6月末,正是夏天,汉城的温度并不低,空调一关,一些顾客受不了这样的闷热,离开了商场,但依然有大量顾客选择留下。

而此时,4楼、5楼的天花板开始出现下沉,裂缝也越来越大,一些阵列品也被摇晃得掉了下来。

而对这样的情况,高层们马上向董事长李鐏汇报了这事。下午2点,李鐏召集所有管理层开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提议找位相关方面的专家前来检测一下。

下午3:30左右,一位土木工程结构专家被邀请前来检查问题。专家到达现场后,仅做了简单的检查就告知董事会,三丰百货大楼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坍塌,详细情况得停业后做进一步检查,建议三丰百货先停业,疏散人群。

然而作为董事长的李鐏看到商场当天的客流量,如果停业一天,商场经济损失巨大,没有下达关闭百货大楼和疏散人群的命令。他想着等结束当天的营业后,再找相关人员对大楼进行修补、加固处理即可。

于是李鐏做出了继续营业的决定,他和公司高管们在开完会后,全部迅速离开了商场。

下午5:00,四楼天花板已经下陷严重,设施经理马上封闭了4楼。

到了6:03分左右,楼上传来“噼哩啪啦”的断裂声,声音越来越大,大楼开始出现剧烈摇晃,不明就理的顾客和一些店铺工作人员还以为是发生了地震。

商场工作人员也发现情况不对劲了,当机立断拉响了警报,开始疏散顾客。

可是此时疏散顾客已经太晚了,留给人们逃生的时间仅有2分钟。

6:05分整个大楼开始从5楼逐层向下倒塌,短短20秒的时间,这座韩国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就成为了一片废墟,甚至地下四层楼的空间也被倒下的楼板填平。

此时还有上千名顾客和店铺、商场工作人员还在大楼里,没能逃出来,全部被压在了废墟之下。

这一幕惊呆了所有路人。

因为处于城市繁华地段,几分钟后消防车、警车、救护车等相关救援人员、设施都赶到了。

此时,没人知道这座倒塌的百货大楼下面埋了多少人,因为担心重型设备的使用给压在下面的幸运者造成二次伤害,大家只能尽力小心翼翼地徒手翻开钢筋、混凝土、木板,寻找着生还者。

重型救援设备只能从外缘开始慢慢吊走一些大型残骸,方便进一步救援。

经过紧张的救援,一晚上过去了,陆续有多名幸运者获救,同时发现死亡者的数据也在不断增加。失踪人员的家属整夜不睡地守在大楼旁,盼望着亲人获救。

可这时政府却下达了停止救援的命令,原因是大楼两侧的外墙随时有倒塌的可能性,防止对进入其中的救援人员造成伤害。

政府的这个决定,无疑是让失踪人员失去了活下来的希望,失踪人员家属无法接受,他们联合起来抗议这个决定。

迫于压力,政府最后调集了大型起重机,用钢索拉住两面外墙,防止倒塌,才让救援工作得已继续。

事实证明,不放弃就有希望。

在大楼倒塌后第9天,21岁的大学生崔明锡被救出。在这9天里,他靠吃硬纸板,喝瓦砾边缘滴落的雨水活了下来。与他被困在一起的还有一位姓李的导购员大姐,大姐一直在鼓励他要坚强地活下去,两个互相给对方打气,等待救援。

可是就在第8天的时候,这位大姐却因为身上有伤,离开了人世,没能撑到被营救的这一刻。

接下来另一个更大的奇迹发生了。

第17天中午,一位19岁的女孩朴胜贤被救出,她是一位童装店的导购。大楼倒塌时,她被砸晕了,醒来后发现被困在地下2层电梯升降井下的一个三角空间里。

被困期间她没有吃过任何东西,仅靠雨水活了下来。而这个所谓的雨水,正是消防人员用来消散灰尘而喷洒的,这可谓是医学上的一个奇迹。

小姑娘对时间失去了概念,以为只过去了四、五天,正是这样模糊的概念才让她一直有着求生的欲望,而和她一起被困的同事却没能撑到最后,在等待救援过程中不幸罹难。

最后,经过查点,共有人在此次事故中遇难,另有人受伤,财产损失高达亿韩元(约合2.16亿美元),成为韩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的一次灾难事故。

这样大的事故,自然要有起因。

当真相调查出来的时候,韩国民众愤怒了。

最终调查确认造成这个惨剧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三丰百货大楼的违规改建,除了之前说过的原本四层楼的地基改建五层楼,同时还使用了不合格的水泥。

承重柱里原本应该有16根钢筋,却被偷偷减到了8根。4楼用于强化混凝土楼板的钢筋也装错了位置,本应与地面相差5cm,而实际测量发现其与地面相差了10cm之多。

这相当于把楼板厚度变薄了,导致楼板与柱子之间的强度减少了20%,外加给承重柱“瘦身”的操作,这一切都给这次的坍塌埋下了隐患。

而且在事发当时,大楼已经提前出现了严重的裂痕,相关专家也提出了警告,有足够的封闭商场,撤离人员的时间,商场还执意坚持营业,最终才造成这样重大的人员伤亡。

李鐏身为一个董事长,他对自己所犯下的违规事情应该心知肚明,可是他为什么会如此胆大包大,知法犯法呢?

这要从他的身份背景说起,要知道能在汉城那样的黄金地段盖个商场,李鐏的背景肯定不一般。

李鐏曾在60年代效力于韩国中央情报局,是韩国前国务总理,韩国“三金”(金泳三、金大中、金钟泌)之一的金钟泌的手下得力干将。正因为这样的背景,让李鐏在房地产开发上获得了很多便利,才有实力在汉城瑞草区的繁华地段,盖起三丰百货店这样一个高档商业中心。

也正因如此,给了李鐏不一样的“胆量”,公然偷工减料、违规改建楼房。在整个过程中,还有很多韩国政府官员与李鐏有勾结,才最终造成这一惨剧的发生。

有因必有果,谁也逃不了。

事件调查清楚后,年12月27日,韩国首尔(汉城)地方法院判处李鐏刑事疏忽罪有期徒刑10年半,后李鐏上诉改判为7年。

三丰百货的执行长,李鐏的儿子因过失杀人、贪污被判有期徒刑7年。

除此之外,还有21名相关人员陆续被判刑,其中包括12名政府官员。

之后,李鐏父子将所有的资产进行变卖,用于赔偿所有受害者约3.3亿美元,平均一个受害者获赔约22万美元。

至此,辉煌一时的三丰集团就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3年,李鐏刑满释放,出狱后同年10月,因糖尿病,高血压及肾病引发的并发症去世。

而李鐏的儿子出狱后出离开了韩国,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为了纪念三丰百货大楼的遇难者们,韩国民众还修建了纪念碑悼念这些无辜的遇难者。

经过此次事件后,韩国政府方面开始高度重视建筑行业违规情况,进行了严格检查。检查后发现当时的建筑中,完全合格的仅占2%,其余的都必须推倒重建或者加固维修。

有这种情况下,就算没有三丰百货事件的发生,也会有其它大楼倒塌事件的发生。

在金钱面前,总有人会因为利益迷失了自我,利用手中的权、钱为所欲为,可是这次三丰百货事件却是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实在太过惨重。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狂热的欲望,会诱出危险的行动,干出荒谬的事情来。”

这样大的事件,李鐏父子被判7年有期徒刑,有人觉得这样的处罚太轻了,与他们所犯下的罪行不匹配,可是就算他们被判处死刑,逝去的生命也回不来了。

希望今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对生命多一点尊重,多一点敬畏之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