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健康与环境领域专业技术骨干?想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团队,同教授们一起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想用三年时间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业而顺利毕业?不允许你还不了解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的专业!6月18日18点,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沈晓平做客北京日报“决胜高考”直播间,深度解析年招生计划、学院优势、专业课程等内容。
以下是本次直播的图文实录
一、学院概况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是一所面向首都大健康产业、致力于培养健康与环境领域专业技术骨干的学院。
学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垡头,地铁7号线直达,毗邻欢乐谷景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二、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人,教授24人,特聘教授3人,副教授43人,博士学位63人。还有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北京市师德先锋1人,形成了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
三、学科专业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学院围绕“健康”与“环境”两大主题,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两大学科以及八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此外,学院搭建众多学科研究平台: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联合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人工环境与能源应用研究所以及北京联合大学功能因子与脑科学研究院。
四、人才培养特色
(一)个性化培养
完全学分制
个性化培养主要依托完全学分制。在此之下赋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心仪专业,选择喜欢的课程,选择授课老师甚至选择完成学业的时间,只要完成本专业所需学分即可。通过绩点制、选课制、弹性学制实现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
本科生导师制
学院自年开始试点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年全面实施。学生进入学院后将分配到各个导师,在整个大学学习此期间,导师通过导学、导研、导生活、导就业,给予学生学业与专业指导,带领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专业发展、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指导。
纵向建班制
形成以导师制为核心的纵向班级建设。年学院开始进行纵向班级建设,一名导师指导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在导师和学长共同指导下能够帮助他们尽早接触专业知识,尽早进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形成以导师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其中,人力昕阳班、人力腾鹰班、制药青梅班、工设元创班、工设缘源班、工管红运班、工管志远班分别获得市级校级先进班集体称号。
(二)融合培养
在教学中实行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学专融合的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
以行业和应用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以开放性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为载体,构建产学研用新型学习研究共同体,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学校+企业”的双导师制度以及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大纲内容确定、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科教融合
把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院教师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带进课堂、写进教材;同时,教师依托自己的科研项目带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创融合
开设了系列化的创新创业课程,组建了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团队,同学们可以发挥专业所长,和教授们一起,学习如何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同学们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社区、企业和乡村,通过科技赋能和师生同创,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成长成才,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敢闯会创的能力素质。其中8个团队获得北京地区高校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60%学生团队获得市级以上奖励,90%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近5年参赛团队数量达个。
学专融合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衔接,内容贯通。学院充分发挥“辅导员+导师”的学生管理模式优势,制定了完善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连续多年在学校“启明星”校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院在各级别科技竞赛中的立项数量在学校名列前茅。
此外,学院开设了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包括星火青年志愿者协会、新星爱心社、BIM奇点研究协会、礼仪社、墨轩社、风动网球社、品垚陶艺研习社、微舞社、逆光摄影社、星间话剧社、北牖书社、BUU尚行人力资源协会、Bestkiller桌游社、品声茶社、司南国学社、兰桨国标舞团、星空广播站、美术社、音乐社、正武跆拳道社等。
五、国际交往与合作
目前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已与十六个国家地区的四十余所高校院所在科研、教学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访问等方面开展合作。留学项目有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联合培养)、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其中部分优秀本科生可免费攻读硕士学位。交换生项目有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西班牙纳瓦拉公立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以色列布朗德工程学院、马来西亚沙巴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首尔市立大学、、台湾东海大学、云林科技大学、佛光大学,交换时间6-12个月,部分项目免学费。短期交流项目有新西兰梅西大学、俄罗斯莫斯科人文大、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马舍洛夫)、国立大学、韩国建国汉阳女子大学、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时间在1-4周。
其中,届毕业生陈贵斌于年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攻读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专业硕士学位。年任职于北京远大九和药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管培生,主要从事HRBP工作,负责公司销售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
届毕业生黄智刚赴韩国建国大学交换,毕业后就职于广东北大数研航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无人机产品设计师。
六、专业介绍
6.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